第2221章 岔路(2 / 2)

以前的林建政身上還是有幾分領導的包容的,可是現在的他,身上的包容卻少了很多,這是因為他太看重權力的原因。

遲浩還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無意間觸犯了領導,此刻他還在認真地說出自己對新能源汽車成本的建議。

沒有錯遲浩說的很好也很專業,可是那些數據名詞在麵對一個已經少了包容和謙虛的領導,根本就是毫無意義的。

林建政始終都沒有說話,他一直在聽遲浩的話,隻是他此刻聽到不是專業性的建議,而是一個下屬對領導的無視。

終於遲浩把自己的建議都說完了,林建政才開口問了一句身旁的副總穆方瑞。“穆總,你有什麼看法?”

速行工業副總經理穆方瑞,是之前田光明從燕京要來的人,也是一個比較有能力的年輕人。

不過穆方瑞年紀輕輕就能坐在副總位置上,除了能力之外,也是深諳上下級的處世之道的。值得一提的是,穆方瑞作為原東嶺省長派係的人,也是唯一沒受到處分的人。

這樣的一個人,自然是個處事圓滑之人。

“剛才遲工說的那些,我還是覺得過於墨守成規了,壓縮成本其實並不難,比如內飾、漆麵以及輪胎這些,都是有可壓縮空間的。”

穆方瑞說的這些,其實一直都是被國內合資大眾玩剩下的東西,在原有價格基礎上進行各種減配。如硬塑料內飾,泡沫保險杠等等,這麼算下來一輛車最起碼能節約個千兒八百的成本。

當然如果還想要將成本進一步壓縮,還可以在車身材質上下文章,當然這樣做的詬病很明顯,車開個三五年就開始腐蝕生鏽等等。

穆方瑞的成本壓縮建議,說的也很具有專業性,就普遍幾處改動,速行S1?的造價成本就降了一萬多。

這是個什麼概念?那就是賣出一輛速行S1就能多賺一萬塊,而且這一萬就跟白撿的一樣。

可是成本下降一萬,要填補十個億的空缺,那要賣多少輛車,顯然是不可能在短期填補速行工業空缺的。

成本必須還要進一步壓縮才行,而且除了新能源汽車,速行工業所有的產品,包括鋼材方麵都必須進一步壓縮成本才行。

可是壓縮成本的代價是什麼?無非就是在犧牲誠信與質量,同時也意味著失去市場競爭力。

林建政要在速行工業上走岔路,無疑就是在破滅淩正道的第一自主品牌的規劃。其實這一點非常的常見,因為大多數自主品牌都在最後走上這條路,從而徹底走到盡頭。

速行工業的未來,在此刻似乎已經沒有太多前景了。

“如果真是要這麼做的話,我認為速行工業將會重新踏上中海速行新能源汽車的虧損之路。”遲浩再一次聲明了自己的觀點。

可不就是這樣嗎?林建政此時的舉動,就是再走之前速行新能源汽車虧損,最後麵臨倒閉關門的老路子,這種舉動真的很不可取的。

可是此時的林建政並沒有太多地認識到這些,遲浩的那些話在他聽來,完全是在質疑自己這個領導,領導是下屬可以質疑的嗎?

林建政向來是喜怒不於顏色的,他對於遲浩的建議不滿意卻也沒有當場問責,而是用他的領導語氣說:“現在各部門都要給我拿出一份壓縮成本的方案,一周後交給我。”

“林書記,您這樣做很不可行!”遲浩有些激動地站起身子,他之所以如此激動,是因為林建政的決定,將意味著速行工業再無前景可言。

“散會!”林建政已經站起了身子,在他看來遲浩這樣的人,已經無需繼續留在速行工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