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青殼蝦外殼已經紅了。
陳陽將小龍蝦撈出瀝油。
又在剛剛炒龍蝦的油裏放入蒜泥和蔥花。
剛剛下鍋,那種濃鬱的蒜味就滿溢開來。
開始調味,鹽、糖、雞精搞裏頭。
沒錯,網上所有的配方裏都有雞精,因為是複刻,陳陽現階段也隻能複刻。
那有沒有比雞精更健康的東西呢?
還真有,《隨園食單》裏記載,明清淮揚一帶,鹽商家都會常備老母雞用作吊湯用,這種調味高湯就是現代雞精的雛形。
據說這種高湯製作過程十分繁複,陳陽隻買了書看,但還沒開始實踐。
比如食單中的吳竹嶼湯煨甲魚、龔司馬烏魚蛋都是用原湯燴製或加雞汁調味而成。
此雞汁可不是現在常用的那種雞汁,隨園食單的雞汁實際上就是雞湯,書中將雞湯分為嫩雞湯和雞汁二種,嫩雞湯是普通雞湯,雞汁則是一種被稱為套湯的濃雞湯,這種湯特別醇香,它的味是其它湯不能比擬的。
這種雞汁的製作方法跟傳統吊湯還有不同,像現在開水白菜的高湯在它麵前就是弟弟。
雞脯肉、雞腿肉打成雞蓉放入雞湯內,小火燉煮後將渣渣過濾出,如此反複三次,這就成了雞汁,所以雞汁又叫“三套湯”。
嗬,一碗湯那得多少隻雞您算算。
而且據說這種湯滴水成珠,殺口掛嗓,以前沒有雞精就用這個東西。
說到書,上次跟著《隨園食單》一起買來的還有《白門食譜》。
神奇的是,曆史中真正的《白門食譜》並沒有鹽水鴨的具體做法,這麼說,係統給出的獎品陳陽覺得還是挺給力的嘛!(係統:你以為呢?)
這時候,調味結束,蒜泥已經開始粘鍋,陳陽往鍋中倒入半瓶情感修複液(啤酒)。
等蒜泥煨爛,剩下半瓶啤酒全部倒進鍋中,大火燒開後放入小龍蝦。
待龍蝦和蒜泥混合均勻後,陳陽嚐一嚐湯汁,嗯,味道還不錯,鹹淡適中。
你以為這就結束了?
陳陽又往裏麵放了點鹽,偏鹹一些方便入味,畢竟鹽為百味之帥,龍蝦有殼,稍多點鹽進鍋,更好吃一些。
下麵就是焦急的等待時間了。
關火,讓小龍蝦在湯汁中浸泡半個小時更加入味。
做完這一切,陳陽伸了一個懶腰來到屋外,這時候葉佳怡和於小二兩人吭哧吭哧地已經處理了十幾隻麻鴨。
陳陽又當著他們的麵,將製作鹽水鴨的一些細節講給他兩聽。
一邊說,他的眼睛卻一直朝後廚看去。
今天的這套做法已經是他綜合了無數蒜泥龍蝦做法的集大成了。
如果這次不成功,那陳陽也沒有辦法。
不過,他相信,自己做出來的東西,再差也比那些“龍蝦大咖”們做出來的強不少。
最少在細節控製上,自己做的還是挺到位的。
這邊,葉佳怡昨天自從嚐了鹽水鴨的做法後,一晚上都心癢難耐,師兄做的這道鹽水鴨,簡直絕了。
一晚上想到那個味道,她情不自禁就要流口水。
要不是自己全程參與師兄的製作,她真的要懷疑師兄是不是也像坊間傳言那樣,加了什麼不該加的殼子。
但真的不是,就是普普通通的材料,陳陽一直沒有背著她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