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陳陽又試了魚湯,魚湯的成績比炒魚片的成績稍稍好點,A+。
綜合看來,朱老伯的這個配方可操作性還是很大的。
尤其是魚湯,喝在嘴裏很鮮美,小二和王健兩個男人一人幹了兩小碗,就連葉佳怡剛吃過早飯沒多久都喝了一碗。
呂小燕這時候突然問陳陽道:“你覺得剛剛這兩道菜問題在什麼地方呢?”
陳陽想了想搖頭道:“師傅,我覺得都還蠻好吃的,具體更好吃的啥味道我也沒嚐過。”
說到這,他又想了想說道:“既然你這麼說,那問題肯定出在配菜上。”
陳陽這麼說是有原因的,之前呂小燕將朱樺老人的配方進行了改動,加上了幾道配菜。
他的這個回答隻能說中規中矩。
呂小燕點了點頭,然後對小二和王健道:“你們先出去一下,一會叫陳陽做好菜端給你們嚐嚐。”
這裏麵為什麼要單叫小二和王健出去呢?
葉佳怡是記名弟子,呂小燕不會傳她東西,但不拘她在旁邊自己看了學。
學會那是你能耐,學不會師傅也不會多指點一個字。
而老陳沒被趕走,那純純是沾了國家“計劃生育”政策的福。
父親學了手藝,大多都是要教給兒子的,老陳和老謝就陳陽一個兒子,呂小燕也不怕老陳學走然後教給陳陽兄弟啥的可能。
當然老陳也不是那種不知道進退的。
他本來就對廚藝感興趣,能有個機會見識見識大師傳道授業解惑,對他而言已經是了不得的機緣了,他也是行裏人,不用提點,他絕不可能出去亂說。
但給你們留下來,不代表你們就可以聽一些“核心機密”。
老呂讓他們二人先在一旁等一等,自己給徒弟耳邊小聲交待著“1、2、3”。
不一會兒,陳陽又抓來兩條黑魚,這次是葉佳怡跟陳陽一起上手批魚片。
葉佳怡跟老陳比起來正好是相反的,她的刀快,但批出魚片的厚度卻有些不均勻,但還在可控範圍之內,陳陽也就沒要求她重批。
不過跟剛剛那次做之前的準備工作不同的是,陳陽又切了一些筍片、冬菇片和火腿片備用。
接著又拿出一瓶從金嫣那搞來的極品蝦籽和香醋放在一旁。
還是先炒魚片,但從開始,呂小燕在這道菜上的烹飪方法就跟朱老伯的不同。
隻見陳陽先舀出一勺豬油在鍋中燒至五成熱,然後直接倒入魚片用鐵勺撥散。
注意,這裏用的是“撥”這個字,在製作任何魚片類的菜品時,都不能大力翻炒,不然魚片這東西很脆弱,你不會想炒出來的東西叫“魚肉羹”吧?
這時,魚肉成乳白色時,倒出控油。
原鍋仍置於旺火上,再次倒入豬油一兩,等油溫四成熱時,將蔥白、筍片、冬菇片煸炒幾下,接著放入紹酒、糖鹽、雞湯燒沸。
到了這裏,可能還有人覺得,這就是加了配菜的版本唄!
不,到了這一步,陳陽竟然拿出了濕澱粉在鍋中開始勾芡,等湯汁變稠,他立馬倒入魚片撥勻。
最後淋入芝麻油增香,又稍稍顛了幾次鍋便裝入盤中。
劃重點,這個盤子可不是空盤子哦,而是盤中稍稍放了一點鎮江香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