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恒鋒?”陳陽從沒聽過這個名字。
但呂小燕說出口後,出人意料的是,吳永順的臉色突然變了。
“呂大師,你是說竺恒鋒?”吳永順追問道。
呂小燕點了點頭。
陳陽好奇道:“師傅,這人到底誰啊?”
呂小燕還未開口時,吳永順卻先一步解釋了:“小五,這位竺恒鋒大師是王杜坤大師的師弟,也是原來老帝都飯店的金勺子。”
“這……”陳陽傻了,這位竺大師怎麼跟夏宮扯上了關係。
這時呂小燕給大家介紹起這位竺大師。
原來竺恒鋒是36年生人,老家在蘇省揚州。
原帝都飯店的特級廚師。
52年時,他到滬上玉興菜館學徒,56年因為工作需要被調動到帝都飯店。
在此期間,竺恒鋒跟王杜坤相識,竺恒鋒年紀歲比王杜坤小,但兩人相處十分投契。
後來經王杜坤介紹,竺恒鋒也拜在王杜坤的師傅門下。
竺恒鋒和王杜坤不同,王杜坤對傳統淮揚菜的傳承和發展十分看中。
但竺恒鋒這人卻很喜歡研究新菜品,尤其是在滬上的工作經曆,使他將本幫菜、徽菜和淮揚菜的素菜結合在一起,弄出了一套屬於自己風格的菜品,其中素菜特別被當時人追捧。
那個年代,人們稱他為“小和尚”就是這個原因。
來帝都飯店吃飯的很多客人,一聽到小和尚的名頭,那是肯定要點幾道他做的素菜。
後來到了80年代,竺恒鋒還曾經擔任過華國駐紐約總領館的廚師。
同樣是總領館的廚師,唐深徒弟那種東南亞總領館跟駐紐約總領館完全無法相提並論。
因為駐紐約的總領館每年的外事活動頻率是那種小地方的總領館的幾十倍。
這對大師傅的要求極高。
不過,竺恒鋒幹了幾年後年紀漸漸大了,後來回國後便離開帝都回到家鄉揚州去了。
竺恒鋒跟王杜坤這一脈的關係,走動主要是在鄭修生那裏。
等鄭修生去世後,竺家跟呂小燕的聯係就很少了。
剛剛呂小燕說的那些菜,都曾經是帝都飯店的招牌。
吳永順聽菜名沒有想起竺恒鋒,那是因為他是改開之後才接手管理帝都飯店。
早些年他也隻是個飲服公司的小員工,對竺恒鋒這樣大師傅做出來的菜品自然沒那麼關注。
聽完呂小燕的介紹。
陳陽第一時間就把握到了兩個要點。
他問師傅道:“這竺家的後人現在在哪?”
呂小燕想了一會後說道:“竺恒鋒的幾個兒子聽說有兩個在揚州,還有一個在滬上,都是從事餐飲行業的工作。其中在滬上工作的小兒子竺蘊成好像還是滬上城隍廟金桂樓的總廚。”
聽到這,陳陽就覺得這事兒對上了。
你想想,竺恒鋒本就是蘇省揚州人,潘啟明本來就是他的小老鄉。
竺家的小兒子竺蘊成又是滬上金桂樓的總廚,潘啟明原本是滬上餐協的副會長,又是蘇浙總會的總廚。
有了老鄉的關係,再加上又同在滬上工作,上溯到王杜坤那一代,雙方還是同門。
那還用猜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