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俄軍距離對方的防線越來越近,估計隻有500米左右,但就在這時,隻聽對方防線上槍聲大作,隻打得俄軍的士兵紛紛倒地。
林涅維奇見了,也有不禁有些吃驚,因為從槍聲判斷,對方的火力果然很強,而且似乎還裝備了大量的機關槍,才能造成這樣大的聲勢來。
這一次進攻僅僅隻維持了十幾分鍾的時間,俄軍就退了來,在陣地上留下了約200俱俄兵的屍體,傷亡不小。不過林涅維奇卻並不覺沮喪,因為這本來就是一次試探進攻,而且林涅維奇自認為效果己經達到,確定了對方的主要陣地,可以用火炮來轟擊對方。
當然,從俄軍進攻開始,對方一直都沒有使用火炮轟擊,這也說明對方也擔心自己的火炮陣地暴露,等著俄軍的炮兵首先開火,確定了俄軍的火炮位置以後,再展開打擊。
不過林涅維奇對此也早有準備,他並沒有將所有火炮都放在一個陣地上,而是分設了火炮陣地A與火炮陣地B這樣兩個火炮陣地,將俄軍的火炮一分為二,分開布置。這樣雖然會使火炮的打擊力度稍有減弱,但卻可以分散風險,而開火的隻是其中一個, 如果對方的火炮開火還擊, 最多隻能催毀一個火炮陣地,而且這樣一來,對方的火炮位置也就暴露,那麼另一個火炮陣地就可以向對方的火炮展開打擊了。
想到這裏,林涅維奇就立刻下令,命令火炮陣地A的所有火炮開火,向對方展開打擊。
而就在林涅維奇下令之後時間不長,火炮陣地A的火炮還沒有開火,隻聽對方的陣地上連續傳來了一串巨大的轟鳴聲,林涅維奇也不禁有些意外,因為這應該是對方火炮的發射聲音,但剛才俄軍進攻的時候,對方的火炮並沒有開火,而現在俄軍停止了進攻,對方反而開始炮擊,實在是想不通這夥海外華人到底是打算幹什麼?或者說黃皮猴子的智商有限,因此做出一些愚蠢的舉動來也不足為奇。
但就在林涅維奇想著的時候,隻聽“轟轟轟轟” 一連串猛烈的爆炸聲音傳來,而方向正是俄軍的火炮陣地A。也就是說對方發射的炮彈竟然準確無誤的落到俄軍的火炮陣地上,這也讓林涅維奇大為震驚,對方是怎麼知道自己的火炮陣地的位置?
其實俄軍的行蹤,以及兵力分布對穿越軍隊來說,根本就不是什麼秘密,因為無人偵察機早己將俄軍的動向看得一清二楚,並且將適時的視頻傳到穿越軍隊的北倉指揮部裏,因此穿越軍隊的指揮官諸亞平、秦玉海正對著顯示屏指指點點,議論俄軍的兵力分布。
俄軍將火炮分設為兩個陣地,兩位指揮官自然都看得十分清楚,隻是俄軍一開始並沒有使用火炮的意圖,因此穿越軍隊也不急於向俄軍的火炮陣地展開打擊,但俄軍的第一次進攻受挫之後,在火炮陣地A的火炮開始動起來,諸亞平和秦玉海立刻知道,俄軍打算用火炮來轟擊穿越軍隊的陣地,於是也立刻下令給兩個迫擊炮連,馬上向俄軍的火炮陣地A展開打擊。
在戰鬥開始前,諸亞平和秦玉海就在陣線上設立了五個炮兵陣地,數量遠多於俄軍,不過兩人並沒有將迫擊炮分散布置五個炮兵陣地上,仍然是集中使用,隻是在戰鬥中不斷轉移迫擊炮陣地的位置,簡單的說就是打一槍換一個地方,利用迫擊炮輕便靈活,無論是轉移還是重新布置的速度,都要比一般的火炮快得多,讓敵軍根本不可能掌握穿越軍隊的炮兵位置。
這時兩個迫擊炮連共計十八門迫擊炮己在一號迫擊炮陣地結集待命,而且無人機也早己將俄軍兩個火炮陣地的坐標位置傳給各個炮組,可以說己做好了一切準備,隻等下令了。
而接到了指揮部的命令之後,兩個迫擊炮連分為兩批次,每個批次一波發射三輪,然後進行更換,這樣輪流向俄軍的炮兵陣地A開火轟擊,並且利用輪換的機會,修正射擊單元參數。
迫擊炮不僅輕便靈活,容易移動,而目發射的速度也要比這個時代大多數中型口徑的火炮快得多,即使是人工填裝,但最快的射速可以達到20發/分鍾,當時在實際的戰場上,不可以達到這樣的射擊速度,一般的射擊速度在6-12發/分鍾,現在迫擊炮連的發射速度大體就在此之間,因此前三輪炮擊在三十秒鍾內全部發射完畢,一共二十七發炮彈,有大半都準確的落在俄軍的陣地裏,頓時在俄軍的火炮陣地上響起了片爆炸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