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水蘭咬了咬嘴唇,道:“爹,我想去學校當先生。”
趙維忠怔了一怔,道:“什……什麼先生?”
趙水蘭的臉上閃過了一絲紅暈,道:“今天高大姐來找過我,想請我到海外華人開的學校裏去當先生,教導小孩孑們讀書識字,而且還能……還能跟她們學一些海外華人的學問。”
天津是這個時代中國風氣較為開放的地區之一,到是有一些思想內容較為進步的書報,趙維忠膝下就隻有這麼一個女兒,自然是十分疼受,而且他又是幹洋務的人,思想觀念也頗為開通,因此在趙水蘭七八的時候,趙維忠就請先生教她讀書識字,到也沒有想過要把趙水蘭培養成大家閨秀,將來好嫁個好人家,隻是想等趙水蘭長大以後,可以看得懂帳目來往,能夠管事理財,畢竟自己的產業將來早晚都要傳給她的。
而趙水蘭雖然是個女孩,到也十分聰明,跟著先生學了三四年之後,基本的讀寫都己經掌握,先生也再教不了什麼,一則趙水蘭己長到十多歲, 畢竟男女有別,二則女孩不可能參加科舉,再學其他的經世文章也無益。而盡管這個時候中國己經開辦了天津水師學堂、福建水師學堂之類的新式學校,但這個時候的中國仍然還是個男尊女脾的社會,這些新學校都是不收女學生的,因此趙維忠隻好又把女兒送到天津租界,洋人開辦的學校去繼續學習。
洋人開辦的學校雖然帶有很強的文化殖民性質,但其開辦的課程、教學的方式,還有教育的觀念,確實要比這個時代中國絕大多數的學校先進得多,因此趙水蘭在學校裏不僅學到了不少知識,開闊了眼界,而且還養成了愛好讀書的習慣,在上課之餘,她還常買一些雜書、報紙看。
趙維忠對女兒喜歡讀雜書看報紙到也並不以為意,偶爾還會利用自己的關係,找一些上海、廣州等地的報紙書籍回家給女兒看。後來甚致還把女兒送到天津租界,洋人開辦的學校去學習,而這一二年來,還開始讓女兒幫自己看看帳目。
現在趙水蘭的年齡雖然不大,但不僅讀書識字,而且眼界頗為開闊,對洋務事情、以及世界大勢到還有一些了解,其見識到是遠遠超過同齡人。
不過知道的東西多了,也給趙水蘭帶來一些煩惱,畢竟這個時代的中國還是封建社會,盡管趙水蘭不是官宦子女,但以一介女孑之身上洋學校還是有些驚世駭俗了,而且同伴的閨密女伴也談不到一起去,無形中找不到幾個可以說話的同伴。另外趙水蘭自覺自己也算是滿腹學識,頗有一些抱負,可惜在這個時代,卻得不到施展,將來嫁人也隻能庸庸碌碌過完一生。
但遇到了這夥海外華人以後,不僅是趙維忠的經曆發生了改變,就連趙水蘭的人生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從一開始,趙水蘭就對這夥海外華人大有好感,因為在海外華人中,有大量的女人擔任重要的職位,就在軍艦上住的幾天,趙水蘭就發現軍艦上有十餘名女兵,而且頗受男兵的尊敬,絲毫沒有受到歧視。
而時間長了,趙水蘭也和一些女穿越者熟識起來,也知道了一些海外華人的習俗,讓趙水蘭最動心的莫過於在這夥海外華人裏,是施行男女平等的製度,女子可以和男子一樣讀書、上學、工作,甚致可以自己決定自己的婚姻,這更是讓趙水蘭羨慕不己。
同時也有不少女穿越者對這個小姑娘頗有好感,畢竟趙水蘭在這個時代的中國,也算是進步青年,當然如果是在舊時空裏,趙水蘭的年齡還隻是一個高中生,夠不上青年人。
而高珺負責婦女工作之後,努力的在本地婦女中發崛可用之人,為穿越集團工作,一方麵是讓穿越集團更好的溶入這個時代,另一方麵也是樹立幾個新興婦女的典型,才好進一步開展解放婦女的運動。趙水蘭的年齡雖然不大,但思想頗為開通,而且又讀書識字,上過洋學,自然是符合高珺的用人標準,正適合到希望學校去教書,在教學之餘,還可以進一步的改造趙水蘭的思想。
高珺找到趙水蘭一說,趙水蘭頓時就動了心,這可是一份正式的工作,而且教學育人在那個時代都是受人尊重的職業,趙水蘭也知道,在希望學校裏,有大量的女學生,這夥海外華人提倡的男女平等果然不是說說而己。
聽完了女兒的講說之後,趙維忠也知道女兒對這個教學先生的職位是頗為動心的,也徹底打消了這次帶女兒去上海的打算。當然,如果這夥海外華人真的能在天津長期駐守下去,女兒去海外華人開辦的學堂教書到也是不錯,可以進一步加強自己和海外華人的關糸,隻是海外華人到底能夠在天津呆多久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