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在會議上並沒有參與對俄國的施壓,但也沒有聲援俄國,畢竟現在俯俄國從某種意義上說,還是徳國的敵人。因為法俄同盟主要針對的目標就是德國。
不過這次會議結束以後,德國也意識到八國聯軍己是名存實亡,多國聯軍更是不可能組建成功,而德國想要奪回青島的希望也徹底落空,因為德國缺乏強大的海軍,因此如果不組成多國聯軍,德國根本就不可能再奪回青島。
其實奪回青島無望,反到是德國放下了患得患失的心理,可以用更為開闊的視野來判斷目前的局勢,找到對自己最有利的行動。既然無法奪回青島,那麼與海外華人的合作,也就沒有任何障礙了,能夠得到英國威嚴級戰列艦,老人星級戰列艦、克雷西級裝甲巡洋艦的全套圖紙,對德國來說也不失為一大收獲,而另一方麵,海外華人自從出現以來,在海陸雙線都顯示出強大的戰鬥力,說明他們在軍工方麵應有獨到之處,因此徳國和海外華人在軍事上還有很大的合作空間。
而且海外華人還表示過,希望和德國進行廣泛的合作,德國在青島地區進行的建設項目,都可以雙方合作的形式來完成,同時還歡迎德國在海外華人的占領地區進行投資。如果海外華人說的是真的,那麼德國還可以將失去青島的損失降到最低,因為不僅己投資建設的項目能夠收回成本,同時還可以借助海外華人的力量,擴大在中國的商業空間。
盡管德國不可能擁有租民者的特權,但中國廣大的市場,以及海外華人開明的態度,專業的行為,在他們的統治區內,完全可以成為一個消化掉相當一部份德國日益龐大的工業產品的市場,這本來就是搶占殖民地的目地之一。
另一方麵,現在俄國正在承受著英美法日等國的壓力,雖然徹底破壞了八國聯軍的整體,但對德國來說,卻也是一個利好消息。
雖然俄法同盟主要是針對徳國,但徳國對俄法二國,卻是分別對待的。法國是徳國的宿敵,無論是從曆史、國民心理還是地緣政治,二國都是不可能和解的。因此德國對法國的策略是全力打壓,跟本不考慮改善德法關係。而俄國則不同,德國與俄國在曆史上並沒有恩怨,在地緣上也沒有太過激烈的矛盾,相反在對抗拿破侖時,雙方還曾進行過合作,當然那時還沒有德意誌帝國,代表德意誌的還是普魯士。
而德意誌統一後,鐵血宰相俾斯麥為了孤立和打擊法國,於1873年策劃德意誌帝國、俄羅斯帝國、奧地利帝國三國結成的同盟。史稱“三皇同盟”。 到1887年,因俄國與奧地利在巴爾幹半島的矛盾激化,同盟解體。而隨後俄國與法國迅速走近,並在1892年簽定俄法同盟。
但德國一直都與俄國保持著較為良好的關係。因此德國對俄國的態度是盡為拉隴,破壞俄法同盟,力爭重新恢複三皇同盟。德皇威廉二世繼位之後,更是將破壞俄法同盟,恢複三皇同盟視為打破德國外交孤立的重要一步。現在英美法日等國向俄國施壓,讓德國看到了重新恢複三皇同盟的希望。
想通了這些關係之後,威廉二世自然十分高興,於是立刻向青島發電,表示會派遣特使到青島與海外華人進行會談。同時密切關注遠東的局勢,找個合適的機會在從中煽一把火,最好能夠唆使俄國在遠東打一仗,這樣徳國也就有機可趁了。
而處理完了這些事情,威廉二世回到自己的後宮裏靜靜一想,才發現這一切都是在德國失去青島以後才取得,難到徳國注定就不該得到青島嗎?
上海發生的這一切事情,穿越者通過竅聽天津與上海之間的各國電報,也基本知道,再加上徳國政府的態度大轉變,因此也不難判斷出八國聯軍己經產生了分裂,基本己不可能再組成新的多國聯軍,在相當一段時間內,穿越者都將不會麵臨較大的戰爭。這對穿越者來說,自然是一個利好消息,雖然穿越者並不害怕戰爭,但能夠不打仗,最好還是不打仗,畢竟現在穿越者最需要的是和平發展的時間,好將穿越者掌握的先進技術轉化為生產力。
本來處理完了鑒定圖紙的事情之後,秦錚、肖建軍、王雲鵬就應該立刻返回天津,協商穿越者的下一步計劃。但現在戰爭危機基本解除,因此也就不用那麼急迫,經過兩邊一番協商之後,三人幹脆在青島還留一段時間,將青島的事情都安排處理好,再回天津。現在已是12月,三人就在青島留到下旬,回到天津之後將直接參加年終的總結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