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冬季,應該是一年裏最平靜、最清閑的時候,因為這時秋收己經結束,而春耕還沒有開始,因此除了少數還種著冬季作物的農民之外,忙碌了三個季節的農民,也終於可以好好的休息一下。另外,在秋收之後,農民們的手頭上一般多少會有幾個閑錢,會準備年貨,並且購買一些家庭用品,有時也會買幾匹布,給孩子做一身新衣服,或是打個銀鎖。銀圈,保佑兒女健康長壽。一些貨郎會挑擔推車,來村裏叫買,每次都會引得全村人來挑選購買。
但今年的冬天,膠州灣畔王家寨村的村民們,卻沒有一點休閑的樣子,每天的一清早,巨大的轟鳴聲就打破了冬曰清晨的寂靜,無數的鳥兒被驚得從窩裏飛上灰藍色的天空,吱吱喳喳的驚叫不己。
不過很快鳥兒們就發現,自己己經回不了家了,因為它們懶以棲息生存的大樹,正在一陣一陣刺耳尖銳的鐵木打磨聲中轟然倒地,自己的小窩,還有窩中未孵化的鳥蛋或是剛剛出生的雛鳥,隨著大樹一起跌落到地上,隻是人們的歡呼聲音,壓蓋住了鳥兒們淒涼的鳴叫。
馬賽的目光從天空的飛鳥落回到地上,隻見村民們己按照分好的小隊,圍繞著伐倒的大樹,輪動看手裏的斧頭、柴刀,正在削砍樹杆上的枝丫,也有人把雞蛋、雛鳥撿出來,準備用來改善生活。
過了一會兒,馬賽對身邊的民兵隊長王勤九道:“這一片地麵上的樹己經清理得差不多了,趕緊把樹樁都弄好,下午我會安排推土機過來鏟地。”
王勤九答應了一聲,道:“馬首長放心吧,保證誤不了事。首長們的機器可真厲害,就是十頭牛也比不上,要不是有首長們,才這十幾天的功夫,那能就整齊這麼一大片地出來。”
馬賽點了點頭,轉回過頭來,隻見大道的另一側,十幾天前還一片樹木雜草叢生的荒地,而這時己經成為一片足有近千畝的廣闊原野,不僅看不到一棵樹木,而且連地麵也都全都翻過了一遍,另外還有近百名村民正在原野中,帶著鐵鏟、鋤頭,將大塊翻鏟過的泥土搗碎,將泥土中的石塊,樹根都清理出來。
青島指揮部返回天津參加年終會議,王勝接管了青島地區的行政工作,而馬賽和張運江兩人則接任了王家寨村村委主任的職務。幾天以後,從天津運來了一批機械設備,包括有四台挖掘機、二台推土機、六台由切割機改造成的電鋸,還有斧、砍刀、鋤頭、鐮刀、鐵鍬等工俱一千件。於是馬賽立刻開始了王家寨的開荒工作。
原來在村委會製定了要在春耕之前開避建造三千畝田地的計劃,王家寨村的村民們根本就不相信,因為在這個時代,大規模的開荒是一項巨大的工程,盡管在舊時空裏,建造三千畝田地根本就不算什麼大工程,但在這個時代卻不是單靠個人或者是某個村孑能夠完成的項目,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除非是有官府出麵組織。在中國古代,大規模的開荒,一般隻有用軍屯的形式才能做到,也隻有軍隊才能夠輕易的調動大量的人力物力。
在這個時代,如果隻靠王家寨村的村民,想要開避三千畝田地,至少需要二到三年的時間,因為開荒不僅僅是要將地麵的樹木、灌木、雜草等植物全部清除,光是砍樹,就不是一件容易事情,一個成年勞動力,一天最多隻能砍3-5棵樹,而且樹木的根基、灌木、雜草還要連根拔除,因此需要將整個地麵全都翻一片,否則埋在地下的根基會和莊稼作物搶奪肥料的養份。並且還要將地麵整平,不僅要把凸出的部份鏟平,還要將凹陷的區域填滿,水平高差一般不超過3%,不然就會出現灌溉不均。
如果隻是整地,工作量到還不算大,但開荒並不僅僅是隻把田地整好就行,還要開挖溝渠,引入灌溉的水源才行,開渠的工程量才是開荒中最大的,一般都要占到總工程量的一半以上,如果在河道較遠的地區,開渠的工程量所占的比例要更高。因此整個王家寨村都沒有人相信,穿越者能在春耕之前開避出三千畝田地來。隻是見穿越者們一個個信心十足的樣孑,也沒有人敢來討這個沒趣,當然有少數人則是抱著看笑話的心理。
這些情況,馬賽、張運江等人當然清楚,不過他們心裏有底,畢竟現代機械化的力量,遠不是小農經濟時代的人力所能比的。
但開工之後,僅僅是第一天上午,就靠六台改造過的電鋸,就砍倒了大樹近三百餘棵,就這下就將所有的村民都震住了,誰都沒有想到,這幾個看起來古裏古怪的東西,竟然這麼厲害,隻用一個人就可以輕輕鬆鬆的砍倒一棵水桶粗細的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