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分配好了戰馬以後,下午訓練的時間也過去了一大半,程亞傑、趙立軍略一商議,決定剩下的時間不在進行訓練,而是由士兵自己在跑馬場裏進行騎馬練習,但隻允許策馬慢跑,禁止縱馬急馳。當然跑馬場就這麼大的地方,一百多匹馬在裏麵,就是想跑也跑不起來。
程亞傑、趙立軍也想試一試自己剛剛挑選的戰馬,雖然兩人退伍之後,經常到賽馬場去騎馬,但到這個時候,也都有好幾個月沒有騎過馬了,現在自然是要恢複恢複,找一找騎馬的感覺。於是兩人也都拿過馬鞍,韁繩,給自己的戰馬裝上,然後翻身騎上了馬背。
而他們兩人這一上馬,立刻吸引了不少戰士的目光,因為剛才兩人製定了那麼複雜繁索的管理規定,而且還振振有辭,每一條都可以說出一大堆理由來,在分馬的時候,又把好馬都藏起來,給士兵們分劣馬,士兵們的嘴上不說但心裏還是頗有些微辭,現在也想看看這兩位長官有多少本事,可別是光說不練的假把式。
程亞傑、趙立軍到是沒有想那麼多,騎上馬背之後,輕輕一抖韁繩,喊了一聲:“駕!”兩匹馬一前一後,圍著跑馬場小跑起來。
兩人雖然都是退伍軍人,但退伍以後一直堅持煆煉身體,身體仍然保持的不錯,而且當年的功底還在,隻要不在馬背上做什麼高難動作,正常的騎行是完全足夠的。
跑了兩三圈之後,兩人都勒馬停住,程亞傑轉頭對趙立軍道:“這馬怎麼樣!”
趙立軍道:“不錯,應該是騎兵的戰馬,因為走的是側對步,看來確實是受過訓練的,而且訓練的年頭不會少了,不過跑起來有些吃力,也不夠興奮,說明馬的身體狀態不是很好啊。”
程亞傑也點了點頭,道:“是啊,好好喂一個月,應該不會比我以前部隊裏的馬差。”
所謂的“側對步”,是指馬匹在行走奔跑的時候,右前腳與左後腳,右前腳與右後腳,同時往一個方向前進。這樣的走法,可以使馬的姿勢更為穩定,而且行走速度更快,騎士與馬匹都比較不易疲勞。不過種走法可不是馬匹天生就會的,必須經過相當時間的訓練才行。所以兩人才能確定,這兩匹馬以前是戰馬。
而其他的騎兵則有些失望,因為兩人隻是中規中據的騎馬跑了幾圏,沒玩什麼花活,隻能說是會騎馬,但看不出水平如何。隻有幾個以前當過淸兵的戰士才能從兩人剛才在馬背上的細微動作看出來,這兩位長官確實是真正會騎馬的人。
原來真正受過專業騎馬訓練的人,是不會在馬背上一屁股坐實,而是腳蹬在馬蹬上要踏實用力,這樣才能保持在馬背上的穩定,而且身體隨著戰馬奔跑的節奏起伏,這樣可以減低馬的負擔,讓戰馬跑起來更為輕鬆。這麼看來,這兩位長官確實是有些真材實料的人。
程亞傑、趙立軍又騎著馬在跑馬場裏慢跑了幾圈,這一次兩人沒有過多的關注自己的座馬,而是留心觀察其他的士兵,看看其他士兵的騎術到底怎麼樣。
就這樣跑跑停停,下午的訓練也到了。於是兩人首先招呼戰士,將戰馬送回馬廄,並按編號送進馬欄裏,又集合全部士兵,告訴他們從明天開始,騎兵連將不再隨岸基護衛隊一起訓練,而是自己單獨開始訓練,然後才宣布今天的訓練結束。
吃過了晚飯之後,程亞傑、趙立軍又湊在一起,連夜寫了一份報告,將騎兵連的情況詳細說明,並且也寫明了自己的訓練計劃,盡管現在騎兵連的戰士都有一定的騎馬基礎,但做為一個兵種來說,騎兵連仍然存在著極大的缺陷,因此目前騎兵連的目標是打基礎,建架構,不宜馬上擴大。而騎兵連當前急待解決的問題是:一、馬上配備獸醫;二、配備養馬的工作人員;三、改善戰馬的飼料;四、製造訓練器材,而從長遠看,還要解決的事情有建立養馬場及訓練基地,引入高質的種馬,改善戰馬的素質等。
而騎兵的訓練器材,大部份可以甴騎兵連自己製做,但有少量器材需要其他的工廠裏製造,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仿製木馬,高度和一般的戰馬差不多,隻是底下裝上四個輪孑,可以靠人推動前進,無論是初學者還是老兵,都可以用來模似馬上做戰。
程亞傑連夜畫好仿製木馬的圖紙,隨同自己的報告一起送回天津軍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