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爾皮茨是滿懷著喜悅的心情返回德國,而穿越者的談判團在青島換船之後,途中在船上休息了一夜,於第二天一早到達上海港口。然後兩艘護航的軍艦在這裏止航,而平安號仍然載著談判團的成員繼續航行,由長江口駛入黃浦江,逆流而上,到達上海公共租界的彙山碼頭。

彙山碼頭是上海公共租界的最大碼頭,全部是甴鋼筋混凝土堆砌而成。包括有黃浦碼頭、楊樹浦碼頭、彙山碼頭、華順碼頭等等,因為這一江段的水深達7米,可以停泊大型客輪,因此是這個時代上海的國際客運碼頭,所有進出上海的國際客輪,都停靠這裏,屬於英國公和祥碼頭公司經營的。大體的地區是舊時空的秦皇島路至公平路一帶黃浦江沿岸地區,全長約800餘米。而碼頭沿岸則是一色的歐式風格建築,在舊時空裏到過上海的人,還依稀可以找到一些熟悉的建築。

平安號還沒有靠岸,秦錚己來到船頭,遠遠看去,隻見在碼頭上己密密麻麻站滿了人,足有二三千之眾,而且雖然離得很遠,但也能看得出來,絕大部份都是中國人,看來上海方麵歡迎自己一行的排場也不小。不過大多數人都被圍擋在外圈,中間留出了一大塊空地,站著十幾個人,大多數都是外國人,也有幾個是中國人,其中一個身材高大、頂帶花翎,正是李鴻章,還有二人是穿越者先期到達上海的劉瀾濤和李紅兵兩人

其實來到碼頭歡迎談判團到來的中國人大部份都是自發來的,因為上海是這個時代中國最發的地區,消息靈通,有關於穿越者來曆的種種說法,早己在上海傳開。而穿越者在戰場上取得的一係列勝利,也讓上海的中國人心氣大振,畢竟這幾十年來,中國一直就是一個受氣挨揍的角色,讓中國人在洋人麵前也頗為抬不起頭來,而且由於上海人的視野開闊、觀念現代,對海外華僑並無歧視,因此也將穿越者視為中華一分,而在心裏就更願意認同穿越者,因此得知海外華人的談判團今天到達上海,都自發來到碼頭,一睹海外華人的風釆。

這時秦錚的心裏也頗為感慨。剛穿越到這個時代的時候,他也沒有想到自己會以這樣的方式來到上海。要知道上海在中國近代史上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由其是上海租界,在中國租界史上是開辟最早,存在時間最長,麵積最大,經濟最繁榮、法律最完善、管理機構最龐大,發展最為充分的租界地區。既是中國近代史上屈辱的見證,但同時也是中國走向現代化的先驅。

上海租界成立於1845年11月29日,由清政府蘇鬆太兵備道宮慕久與英國駐上海領事巴富爾(George Balfour)共同簽訂《上海土地章程》,正式設立上海英租界。1848年、1849年,美租界、法租界相繼辟設。

最初英美法等國在租界隻有居住權,而租界,領土主權、土地管轄權、司法權和行政權等還歸清政府掌管,但在1853年9月,上海發生小刀會起義,攻占上海縣城,威脅到了租界的安全。英美法等國感到《上海租地章程》的內容已不能適應其需要,於1854年7月正式宣布經三國公使共同簽署的新土地章程,即《上海英法美租界租地章程》,一般稱作第二次《土地章程》,取得了租界的法外自治權,並於7月11日聯合組建獨立的市政機構上海工部局,這才正式形成後來真正意義上的租界--國中之國。

不過這個第二次《土地章程》完全由英法美三國自行草擬並通過,在租界內實施以後,才移文通知上海道,根本沒有與清政府商議,而清政府也隻能默認,從此以後,外國在中國建立的租界全部都有法外自治權。

1862年,法租界退出聯合,自設公董局。1863年9月,英國和美國在上海的租界正式合並,統一由工部局管理,這樣上海租界正式形成了法租界、公共租界並立的局麵,而此後來到上海建立租界的其他國家也都全部加入公共租界,因此這樣的格局一直維持到舊時空裏的新中國成立。

現在上海公共租界己經擴展,擴展到總麵積33503畝,東麵至周家嘴(今平涼路軍工路轉角處);北麵的邊界到達上海、寶山2縣的交界處;西麵一直擴展到靜安寺,南鄰法租界。整個租界劃分為中、北、東、西4個區。大體對應舊時空的北黃浦、靜安以及虹口、楊浦兩區南部的沿江地帶。

那麼在這個時空裏, 穿越者什麼時候才能收回中國的所有租界地, 徹底結束中國的屈辱呢? 肯定不會比舊時空晚的。而就在秦錚想得入神的時候,隻聽碼頭上傳來了一陣熱烈的歡呼聲。原來在人群中不知是誰帶頭歡呼,立刻引發了所有人的響應,形成了對穿越者的熱烈歡迎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