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在秦錚的這一番話裏,是玩了一個文字遊戲,因為穿越者當然是和明朝沒有任何關係,而且穿越者的目標是建立一個自己的國家,體製肯定是共和國製,因此當然不會在中華大地上恢複明朝,更不會稱帝。但從傍聽者的角度,卻是穿越者完全否認了自己這次回歸中華有其他的野心,雖然不能將穿越者身份的問題完全糊弄過去,但在表麵上還是說得過去的,暫時還能夠維持穿越者和清廷的關係。
在秦錚回答完之後, 現場也響起了不少掌聲, 有人還故意瞪著日本記者團。而秦錚留心觀察,見提問的日本記者始終神態自若,到是真有些看不透。
這時李三傑起身宣布,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及回答記者問題完全結束,禮查飯店準備好了午餐,請到場的記者到餐廳去用餐。不過大部份的記者都沒有留下來享用自己的免費午餐,而是帶著今天的稿孑,急匆匆的趕回報館,去排扳刊印,準備明天發行,如果明天沒有正式出版報紙的報館,也計劃發行號外,因此時間是非常緊張的。
而留下來的記者基本都是外國記者,隻有他們不急於出版今天的新聞,而且今天的收獲頗豐,足夠他們回到國內去做一個專題報導,說不定還會一舉成名,因此外國記者的心情都很好,當然不會放棄免費午餐的機會。
不過新聞發布會的內容見報,最快也是明天的事,而就在當天下午,相關的內容就己經傳到各國領事館,租界的工部局,以及上海官府那裏。所有的人都在認真的研究穿越者回答記者提問的內容,希望可以從中弄清楚穿越者的政治主張、目地。由其是各國的領事,因為明天就是正式談判的時間,因此也希望通過這些研究,了解穿越者對這次談判的態度,同時也好調整自已的談判計劃。
而就在穿越者舉行新聞發布會的時候,在上海郊外,李鴻章的別墅丁香花園裏,李鴻章、盛宣懷、周馥、張佩綸、李經方等人也正在一起聚議。
原來就在今天一早,李鴻章收到了英國領事霍必瀾給他的一封信,內容大意是:如果清廷能夠答應賠償各國的損失,同時接受各國提出的其他條件,英國將會從中周旋,促使其他各國放棄追究清廷發動戰爭的責任,並且支持慈禧太後繼續執政、同時還可以承認大阿哥的皇位繼承人的地位。
接到了這封信之後,李鴻章也頗感興趣,因為他十分清楚,慈禧太後和清廷大臣們最擔心的就是各國追究他們發動戰爭的責任,而對其他的賠款、割地反到是並不在意,因此這次談判,李鴻章所代表的清廷的目標就是借助海外華人的力量,力爭讓各國不追究慈禧太後和清廷大臣們,其次才是盡量少賠款、少割地。由其是英國還表示可以承認大阿哥的皇位繼承人的地位,這樣的條件幾乎是清廷不能拒絕的。
庚子國變的原因極為複雜,帝後之爭固然是其中的主因,中國排外情緒高漲,也是主因之一,但大阿哥也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的推動因素。
大阿哥是端親王載漪的長子傅儁。原來受洋人幹涉,慈禧太後不敢廢掉光緒的皇位,因此換了一個手段,以光緒無嗣為借口,而立自己的侄女婿,端親王載漪的長子傅儁為“大阿哥”, 也就等於是皇太子。這樣光緒如果有個三長二短,就可以由傅儁繼位為帝。
不過洋人都是玩陰謀的好手,慈禧太後的這點小把戲那騙得過洋人,因此洋人們並沒有承認大阿哥。據說在策封大阿哥的當天,端親王載漪在府裏安排下盛宴,等著各國公使上府恭賀,那知等了一天,卻沒有一個公使上門,淪為了一個笑柄。於是載漪從此深恨洋人。在義和團運動爆發後,載漪不僅在慈禧太後麵前極力的推薦義和團可以扶清滅洋,同時還糾集了一批宗室、大臣,一力主張對各國開戰,甚致還製造了一份假文件,激怒慈禧太後,向各國宣戰,終於引發了庚孑國變。
而現在英國人給李鴻章發來這樣一封信,也說明李鴻章借海外華人向洋人施壓的目標己初步達到,盡管這隻是英國提出的一個建議,但也可以看成洋人對清廷做出了讓步。不過李鴻章也清楚,洋人都是不會吃虧的主,也決不會這麼容易就讓步的,因為英國人也提到了清廷必須要答應賠償各國的損失,並接受各國提出的其他條件。雖然在信中並沒有提賠償的數目,但李鴻章知道,這決不會是一個小數目,至少不會比“馬關條約”的賠償少,至於其他條件,更是不知道要割讓出多少土地,出讓多少國家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