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章 談判破裂(四)(1 / 2)

穿越者的上海辦事處位置在十六鋪北部,上海縣城小東門外。是一幢兩層的磚木混合結構房屋。

十六鋪碼頭曾是上海最著名的碼頭,位於上海縣城以東的黃浦江沿岸一帶地區,原來是防禦太平軍進攻,上海縣將城廂內外的商號建立了一種聯保聯防的“鋪”。由“鋪”負責鋪內治安,公事則由鋪內各個商號共同承擔。最初計劃劃分27個鋪,但最終隻劃分到了16個鋪。而其中十六鋪是16個鋪中區域最大的,包括了上海縣城大東門外,西至城濠,東至黃浦江,北至小東門大街與法租界接壤,南至萬裕碼頭街及王家碼頭街,這也就是十六鋪這個名稱的來由,並一直沿用到穿越之前。

在鴉片戰爭以前,十六鋪地處上海最熱鬧的地方,曾是遠東最大的碼頭、上海的水上門戶,各地商賈開店設莊,從事沿海和長江流域埠際貿易業務,客運貨運集中,碼頭林立,停靠的船一隻接一隻,岸上商賈集中、各行齊備,各種商號、店鋪、倉庫林立,車來人往。

雖然隨著上海租界的設立和建設,十六鋪的位置過於深入內陸,地域狹窄,發展空間有限,而且黃浦江航道水淺,不能停泊大中型船泊等弱點也逐漸顯露出來,而且上海地區的重心也轉移到租界區內,十六鋪的地位也有所下降,但畢章是老字號,同時由於十六鋪不在租界區,也得到了上海地方官員的重點扶持,而且中國商人,多半會在十六鋪經營,因此現在的十六鋪地區依然是上海重要的碼頭和商業區之一。在舊時空的20世紀30年代,上海著名的風雲人物杜月笙,在14歲的時候初到上海,就是在十六鋪鴻元盛水果行裏當學徒的。

這所房屋原來是趙維忠在上海的一名商業朋友所有,因為生意需要資金,於是想將這所房屋出售,而趙維忠看中這所房屋的地段,想賣下來做自己在上海的商鋪,不過房屋出售的價格超出了趙維忠所能承受的範圍,本想回天津再借些錢,而這時穿越者需要在上海購買一處房產,做辦事處用,於是趙維忠便將這所房屋推薦給穿越者。

負責找房的劉瀾濤看過之後,認為房屋所在的地段不錯,屬於上海重要的商業區,而且無論是離上海縣城還是租界都不遠,並臨近碼頭,交通便利,而房屋分上下兩層,樓頂還有一間小擱樓,共有12間房,在樓下前後還有一個超過百平米的小院子,前院出門直行約300米便是碼頭,因此將來還可以做商業經管用,完全符合穿越者的要求,於是將這所房屋買下來。

但現在一下子擠進來50餘人,房屋就顯得十分擁擠了,不過昨天向天津方麵報告談判破裂之後,執委會就派出一艘318艇從青島趕到上海,接談判團回去,預計在明天淩晨時分就可以到達,因此隻在房屋裏對付一晚,並沒有太大的影響。

來到了房屋以後,秦錚馬上招集主要人員開會,主要是布置下一階段上海的工作安排。首先是確定留在上海工作的人員,雖然在談判之前,穿越者向上海派來了工作組,但工作組的主要任務是為談判進行前期工作,並不是確定要留在上海,而且現在留在上海,確實存在著一定的危險,因為下一階段穿越者是肯定要發動戰爭,萬一各國羞惱成怒,而遷怒於留下來的人員,後果如何還真不好說,因此秦錚決定按照個人的自願原則,而絕不強求,同時表示工作組裏唯一的女性杜穎怡必須離開上海回天津,不能把女人留在危險的地方。

劉瀾濤和李紅兵首先表態,願意留在上海,他們兩人都是軍人,知道這個時候穿越集團確實需要有人留在上海工作,因此都願意承擔這個危險的工作。

秦錚對他們的表現也十分滿意,到底是軍人,有勇於承擔的勇氣。

這時工作組的另一個人高磊也表示願意留在上海,這到是讓秦錚有些意外,因為高磊正是穿越者中第一批受法律處罰的三人之一,從嚴格意義上說,高磊現在還在服刑期,並未刑滿。不過在舊時空裏,他家三代都是土生土長的上海人,高磊對上海的情況,以及上海的曆史十分了解,因此在招募工作組時,高磊也主動報名參加。

而現在穿越者正需要人盡其用的時候,那怕是對服刑人員也是一樣,其實受罰的三人也並沒有真正蹲監服役,而是戴罪工作,因此讓高磊加入了工作組。而高磊現在十分清楚,自己屬於有曆史汙點的人,將來想在穿越集團中立足,不被邊緣化,就必須要有突出的表現,雖然留在上海會有一定的風險,但對自己積累資曆,是大有好處的,於是也要求留在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