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壯勇,黃華平,你們倆是要到那裏去?他們被你們怎麼樣了?”

“薑兄弟,對不住了,我們不想留在人民軍裏,其他的弟兄們都沒事,隻是昏迷過去了,天亮的時候,差不多就會醒過來。”

“你們 ……你們這是要當逃兵嗎?”

“薑兄弟,我們並不是要當逃兵,隻是想殺洋人,殺光所有的洋人。雖然人民軍是和洋人打仗,但他們並不是要殺光所有的洋人,所以我們才要離開人民軍,自己單幹。”

薑海東怔了一怔,直直的盯著李壯勇,而李壯勇也目不轉睛的看著他,兩人就這樣對視起來。

護送欽差大臣一行回到北京之後,李壯勇就開始謀劃逃跑計劃,其實要從人民軍逃跑並不是很難的事情,隨便請個假外出就可以跑了,因此李壯勇隻是簡單的想逃跑,在涿州的時候就可以跑了。但李壯勇一定要等著回到北京再跑,主要是李壯勇可不能就是自己一個人,或隻帶著黃華平兩個人逃跑。

李壯勇一行人加入人民軍時,一共有16個人,在曆次的戰鬥中,有4人陣亡,而剩餘的12人中,又有6個人都向李壯勇表達過想在人民軍裏長期幹下去的意思,而不想再去鬧什麼團了,而另外6人由於各種原因,有的是對人民軍的嚴格軍紀不滿,有的是想殺洋人,有的則是對李壯勇講江湖義氣,到是還想和李壯勇一起離開人民軍,再去鬧團,鬧出個大名堂來。

另外在人民軍的這段時間裏,李壯勇也有意識把目標放在其他的戰士身上,由其是義和團出身,或者是和義和團有關係的戰士。現在人民軍的主要來源是天津、山東兩地,而這兩個地方原來都是義和團運動十分活躍的區域,有不少士兵以前未必是正式的義和團成員,但跟著義和團一起鬧過的到是真不少,因為義和團本身就是一個十分鬆散的組織,而且不管是什麼三教九流、阿貓阿狗都來者不拒。而這些人對義和團多半都有些好感,因此和李壯勇等正式的義和團員也有些同共話題。而李壯勇也抓住這一點,盡力的鼓動拉隴他們和自己一起再去鬧團。

雖然大部份人都拒絕了李壯勇的拉隴,但還有有6個人被李壯勇等人鼓動,加上黃華平則有7個人了,人數反到是比李壯勇原來的人數要多。而且由於李壯勇等人的行事十分小心,而那些拒絕了李壯勇勸說的人,但念在同時義和團的份上,也都沒有去告發他,另外現在穿越戰士全部都擔任連級以上的軍官,一個連一般隻有三名穿越戰士,卻要管著140多號人,而且本土戰士的基本素質太差,不僅要抓訓練、還要教授他們文化知識和政治教育,確實沒有精力再來關注本土戰士的思想變化,因此對此確實一點察覺都沒有。

不過李壯勇隨部隊駐守涿州,也就斷了和其他人的聯絡,因此李壯勇當然不能在涿州逃跑了,隻能等回到北京再實施。

而另一方麵,李壯勇還希望逃跑的時候還帶走自己的步槍,當然最好是能多帶走幾支。雖然李壯勇在山海關戰場上私藏了兩箱步槍,但山海關外離北京差不多有300公裏遠,李壯勇畢競是見過些世麵的人,知道這遠路迢迢的趕到山海關外去取槍可並不容易,沿路上土匪強盜多如牛毛,十分危險,如果能夠帶上幾支步槍,這一行可就安全多了。

但人民軍對槍支的管理十分嚴格,在營地裏的時間,步槍都是由連部統一管理,隻有在訓練或外出執行任務時才會發槍,私人外出更是絕對不允許帶槍的,而且就算從連部偷出步槍,但營地裏的崗哨眾多,沒有出行的批令,幾乎是寸步難行,因此想把槍帶出營地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李壯勇思來想去,覺得隻有一個辦法可以帶槍出逃,那就是在返回涿州的途中,因為涿州離北京約有90公裏,在途中肯定會宿營一夜,而且這次回涿州隻有一個連,人數不並多,因此在途中宿營的時候帶槍逃跑,是最好的時機。就算在中途不宿營,找一個逃跑的機會也並不算太難。

盤算好了逃跑的計劃之後,在離開北京的前一天,李壯勇逐一的通知其他人,在明天晚上一起逃離人民軍,並約定了彙合的地點。同時李壯勇還告戒眾人,能夠帶走步槍,最好是帶走,但如果帶不走步槍,那就不用帶了,隻要人跑出來了就行。不過由於這時北京的人民軍有多支駐守在外地,有兩個人現在並不在北京,通知不到,但這個機會不容錯過,不然等李壯勇回到涿州以後,不知道什麼時侯才能再回北京了,因此也隻能把這兩個人放棄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