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觀完了現場之後,詹天佑隨姚善學來到現場指揮部,了解膠濟鐵路工程的施工組織管理安排。穿越者的施工管理,是以項目負責人為項目總負責,整體控製管理項目的進度、質量、造價;由項目經理負責現場的施工管理,下設有施工、監理、材料、資料、安全五個大部門,各部門均直接對項目經理負責,各施其責,各管一塊,由項目經理負責總協調。

而且每周、月、季均招開項目會議,讓各部門全麵了解工程進度情況,對前期工程中發生的問題進行總結,對下一步的施工提前布置準備,做為事先防範,極時發現,迅速處理,總結經驗,對重點、難點施工段提前準備,集中力量,做到工程順利進行。

聽完了姚善學的介紹之後,詹天佑也佩服不己,因為他也搞了幾十年的工程,而這樣完善的施工組織管理製度,卻真的還是第一次見到,如果說剛到青島時,詹天佑隻是佩服海外華人建設現代工業化的理念,那麼現在詹天佑對海外華人的執行、管理、甚至是工程技術能力也是由衷的敬服,如果不是有極高明的工程技術能力,是不可能形成良好的工程管理製度的。

其實在穿越者中有大量的工程技術、管理人員,因此工程管理的經驗極為豐富,雖然沒有專業的修建鐵路技術人員,但工程管理的製度和方式卻是相通的,完全可以將穿越者的這些經驗應用到鐵路工程上來,而且穿越者的工程管理經驗要比這個時代領先一百餘年,無論是施工組織計劃,工程管理組織構成、安全施工、後勤保障,都極為完善成熟,決不是這個時代所能相比的。詹天佑本身既是工程技術人員,也是工程管理人員,自然是十分清楚穿越者的管理製度的先進性,如果自己能夠在這種工程管理製度下進行工程建設,自己恐怕是可以節省大部份的管理精力,而將主要的精力都投入了工程技術方麵來。

一直在鐵路施工現場留到下午三點多鍾,詹天佑才和姚善學一起離開施工現場,回到青島。而當天晚上,詹天佑也思考能不能將海外華人的施工管理製度引用於清廷的鐵路工程上來,就算是不能完全引用,但也力爭能夠做到部份移植,不也經過一番思考之後,詹天佑十分悲催的發現,海外華人的這些施工管理製度幾乎都不可能引用到清廷中來,既使是引用一部份,在俱體的施工中恐怕也是有名無實,成為一紙空文。

而原因就在於海外華人是全部都認同這一套施工管理製度,因此能夠在工程建設中完全慣徹實施;而在清廷一邊,能夠接受這些觀念的人恐怕隻有自己,其他人那怕是盛宣懷,也是指望不上的,但自己僅僅就是一個技術人員,最多隻能算項目經理,還不是項目負責人,更不是投資方,根本不能決定在工程中全麵慣徹這些管理製度。

想通了這一點,詹天佑也不覺有些情緒低落,這才發現想在清廷的體製下做些實事確實是太難了,以前是沒有海外華人做對比,到還不怎麼覺得,而現在看了海外華人的工程建設和發展規劃之後,詹天佑才真真切切的有了強烈的感覺。

隨後的幾天,詹天佑又在青島陸續參觀了發電廠、造船廠、希望學校等地。

發電廠也是華東政府五年計劃中的重點建設項目,也是華東政府趕超歐洲,實現彎道超車的重要建設項目,因為這個時代正是以煤碳能源、蒸汽機動力為標誌的第一次工業革命的尾聲,而以電力、內燃機為標誌的第二次工業革命才剛剛開始,各國幾乎都在同一起跑線上,而穿越者還有技術上的絕對優勢。

現在發電廠是釆用火力發電技術,這也是目前世界最普及、技術水平最低的發電技術,發電機組當然都是從德國進口。華東政府共計進口了8套發電機組,每套發電機組的發電的容量為2500千瓦,現在己安裝好了4套發電機組,以2套為一組,進行交替發電,總發電容量為5000千瓦。等全部8套發電機組全部安裝到位之後,將以4套發電機組為一組,總發電容量將達到1萬千瓦。而在五年計劃內,發電廠還有第二期建設,將再引進8套發電容量為5000千瓦發電機組,將使發電總容量達到3萬千瓦。

而在加上在濟南,天津建設的發電廠,預計在五年計劃結束之後,華東政府的發電總容量將達到4-5萬千瓦,並力爭將電力通到山東省的主要城市。

雖然在穿越者的那個時代,4、5萬千瓦的發電量也就隻是一個大型社區的用電量,但在這個時代的中國,這卻是一個相當可觀的數字,因為在舊時空裏,一直到辛亥革命之前,整個中國的發電容量也隻有2.7萬千瓦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