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2章 青州之亂(九)(1 / 2)

“啪!”光緒在桌案上狠狠的拍了一記,怒道:“實在是欺人太甚了,海外華人這是想要做什麼?謀反嗎?”

慶親王趕忙道:“皇帝息怒。”

光緒斷喝道:“你們叫朕怎麼息怒,青州之事,分別是海外華人強搶旗人田產,文瑞因此才不忿出兵,而海外華人不僅倚仗兵勢,殺了文瑞、奪了滿城,反到誣賴文瑞謀反,反過來還要朝廷不再向山東派遣官吏人員,這不是造反是什麼?他們原本是一群在海外無立足之地的流民,不得己才回歸中土,而朝廷不念他們是前朝遺民,不僅好心收容,設地安置,他們反到是貪得無厭,竟然敢如此蔑視朝廷、而且擅殺旗人,真是豈有此理,決不能輕恕。”說到激動之處,光緒竟然從椅子上站了起來。

幾個人聽了,也不禁都大吃了一驚,難到皇帝又要衝動起來嗎?緊接著隻聽光緒又道:“你們說該怎麼辦?”

這時李鴻章上前一步,道:“皇上,海外華人分別是有不臣之心,朝廷絕不可故息敷衍,應當立刻下旨詔告天下,聲討海外華人之罪行,然後調集大軍圍剿,生擒其首,滅其從匪,以正國法。”

慶親王、榮祿、張之洞幾乎都懷疑自己聽錯了,李鴻章什麼時候這麼牛氣了,居然叫唆皇帝和海外華人開戰?

光緒聽了,卻有些意外,遲疑了一下道:“你是說朝廷應該出兵征討海外華人?”

李鴻章點了點頭,道:“對,老臣雖然不材,但也願向皇上請令,領軍出征,與海外華人決一死戰。”

光緒呆了一呆,才道:“你...... 你打得過海外華人嗎?”

李鴻章慨然道:“老臣年近八旬,縱然身死亦不為夭折,既使不敵海外華人,也願戰死沙場以報朝廷之恩,隻是老臣出兵之後,還請皇上並同太後早做準備,遷都西安以避海外華人的鋒芒。”

光緒怔了好半響,才會過意來,道:“你是說朝廷打不過海外華人。”

李鴻章道:“回稟皇上,海外華人以善兵素著,八國聯軍尚不是對手,沙俄之軍素以凶悍聞名,亦被海外華人殺敗,皇上自問我大清如果冒然出兵,征伐海外華人,勝負之數,又當有幾何呢?隻怕是朝廷不得己而再次西返”

這時其他人也明白了李鴻章的用意,張之洞道 :“皇上明鑒,李大人所言有理,如今朝廷剛剛回鑾還京,時局初定,當以休養生息為主,不可輕啟戰端,因此還請皇上三思。”

慶親王和榮祿也道:“還請皇上三思。”

光緒苦笑了一聲,才頹然坐下,道:“那麼你們說該怎麼辦,難道朝廷就這樣任由海外華人如此猖獗下去,而且就算朝廷不聞不問,你們認為海外華人就會善罷甘休嗎?他們不會再有得寸進尺之舉嗎?”

李鴻章道:“皇上,君子報仇,十年不晚,如今朝廷初定,百廢待新,海外華人的鋒芒正盛,不可輕啟戰端。然而朝廷正在推行新法、訓練新軍,以圖自強,假以時月,新法、新軍有成,國富軍強,再出手教訓海外華人也不遲,而且海外華人畢竟隻占一省之地,地小民少,怎能與朝廷相比,何況海外華人又在山東境內橫征暴斂,強收土地、豪奪民財,必會引得天怒人怨,因此隻需朝廷安忍數年,海外華人即非朝廷之患。”

光緒又沉思了一會兒,才道:“那麼眼下的青州之事,又當如何處置呢?”

李鴻章道:“海外華人己上書朝廷,指文瑞謀反,唯今之計隻能依從海外華人之論,暫安海外華人之心。”

光緒道:“文瑞本來無罪,朝廷硬指他謀反,豈不是讓其他旗人寒心,天下百姓又會如何看待朝廷?”

榮祿道:“這也好辦?指認文瑞謀反,本是權宜之計,相信其他旗人能體諒朝廷用意,何兄等朝廷平滅海外華人之後,再下旨給文瑞昭雪平冤,恢複名譽既可,再追封爵祿,恩蔭子孫。”頓了一頓,又道:“何況文瑞雖死,家屬尚在,朝廷不訪以流放充軍為名,將文瑞的家屬從山東接出,擇地加以善養,也足可安旗人之心了。”因為榮祿就是旗人,因此隻些話隻有他來說。

光緒聽了,又想了一想,才道:“好吧,就把文瑞的家屬接到京城來,一定要善加恩養。”

李鴻章又道:“海外華人還要詹天佑幫他們修築鐵路,此人無關輕重,不妨予之。”

這一點光緒到是沒有異議,實際上連詹天佑是誰都不知道,隻知道就是一個修鐵路的工匠,確實是無足輕重。於是道:“好吧,你們去安排吧。”

李鴻章又道:“海外華人還提出,讓朝廷不再派駐山東的官員,這一點還請皇上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