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嶽帶領著部隊回到濟南城的時候,發現濟南的城牆正在進行拆除的施工,原來這是濟南政府做出的決議。濟南是山東最大的城市,人口也超過了百萬,但有一大半都居住在城外,這也是這個時代中國所有大型城市都會麵臨的問題,那城市(指城牆以內)規模跟不上人口的發展,。畢竟不是每座大型城市都能向北京城那樣龐大的規模,而且就是北京城也容納不下增加的人口,因此也隻能在城外安置。

但這樣一來,就給城市的管理帶來了不小的麻煩,因為有城牆的阻擋,內外的交通來往非常不便,而且由於中國古代的城市衛生係統不發達,城市內也比較容易積累生活垃圾、廢水、廢棄物等,甚致是造成孤島性質的病毒傳播等等。

如果說在古代城牆還有不可替代的軍事功能,那麼到了近代社會,隨著火藥武器的發展,城牆的防禦功能己經大大的降低了,因此城牆也成為阻城市發展的一個重要障礙,穿越者還在天津時,就拆除了天津老城的城牆,不過那主要是出於安全考慮,而天津新城和青島都是沒有城牆的。

濟南現在麵臨的最大問題就是新建的工廠幾乎全部都在城外,而工廠的管理人員卻都是住在城裏,因此每天來往進出極為不便,於是濟南政府討論之後認為,如果應該立刻拆除城牆,並沿城牆的原址修建一條馬路,並開通公共馬車。而駐濟南的軍隊也確認,拆除城牆也不會影響濟南城的防禦,如果發生大規模戰爭,濟南城牆的作用並不大,而且濟南府境內的土匪勢力基本都被清剿幹淨了,所以已經沒有能夠影響濟南安全的勢力存在。。

於是濟南政府通過決議,並向青島呈報。很快就得到了青島行政院的回複,同意濟南政府拆除城牆的決議,但也要求濟南政府從保護曆史文物的角度考慮,保留一部份城牆、城樓。

而濟南政府經過討論之後,作出了俱體的城牆拆除計劃,除了所有城門均做為曆史文物留守下來不變,並規劃成環城路口,以後做為城市景點,向公眾開放,並且在東西的城門兩側,還各保留一段長度在100-150以米的城牆,以後可以改造成公園廣場等休閑場所,其餘城牆段均全拆除,而拆除下來的城磚將做為濟南城區改造、工廠建設的建築材料。

不過拆除城牆的決議,卻引起了濟南城裏的士紳不安,畢竟在這個時代的中國人的觀念中,城牆依然是城市最好的防禦建築,有城牆才有安全感,而在另一方麵,城牆的存在,是區別城裏人和鄉下人的最主要標誌,一但城牆被拆除,那麼城裏人、鄉下人的區別也就糊模起來,這對於一直生活在城裏,在心裏上自視要高出城外人一籌的士紳們又情何以堪,因此也都紛紛向濟南政府請願,要求濟南政府收回拆除城牆的決議,理由是一但拆除了城牆,那麼濟南城市的安全就得不到保障了。

濟南政府當然不會因為士紳的請求而收回成命,因此一麵耐心的向他們解釋拆除城牆的原因目地,以及拆除了城牆之後給濟南的經濟發展帶來的便利,還有拆除城牆以後也不會影響濟南城市的安全,一麵也組織人員,開始動工拆除城牆。

見請願不成,濟南的士紳們也隻好作罷,畢竟他們都十分清楚,別看現在海外華人很好說話,但誰敢真的和他們對著幹,隻有自討苦吃,海外華人接管濟南的時間還不到一年,他們剛接手濟南城大開殺戒的時候,還令許多人讓憶由新的。

當然絕大多數士紳也承認,這一年的時間裏,濟南政府的施政確實是令人滿意意,比原來清廷的官員要強得多,首先是政府和軍隊的作風就完成不一樣,不僅廉潔而且高效,態度也極為平易親民,其次是興建了不少公共設施,修橋鋪路自不必說,而且製定了嚴格的衛生管理條例,令城市環境大幅改善;同時還建立了十餘間大小工廠,不僅解決了不少人的就業,同時還推動了濟南城的經濟發展,因此絕大部份市民對濟南政府的忠誠度在急聚上升,包括大部份士紳都早己忘記了清廷的存在。

當然這些事情和羅嶽並沒有多大關係,他隻是駐守在濟南,並負責維護濟南的治安,但並不幹涉濟南的行政管理。不過回到師部以後,羅嶽才得知,回到青島之後,部隊將會獲得一個長時間的假期。

原來現在正好是1903年新年的前夕,華東政府和舊時空一樣,釆用公曆記元法,元旦才是一年的終結,也是所有計數周期的時間節點,但對中國的傳統節日依然保留下來,農曆新年當然是傳統節日中最為重要的一個,因此等第1師回到青島以後,軍委也決定給部隊放幾天假,畢竟駐守邊境地區的軍隊是十分辛苦的,借這機會,讓讓部隊好好休息幾天,外地的士兵也可以回家過年,到正月初10日再正式集結。反正試驗炮兵戰術,也不急在這幾天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