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2章 新艦下水(一)(1 / 2)

聽了秦錚的話以後,袁世凱和李經方都不禁有些意外,因為這個建議對清廷來說是相當有利的,等於是將自己置於不敗之地,可以坐視俄國、日本、華東政府三方互相爭鬥,而且所有的風險都由華東政府來承擔,甚致是最終丟失了東三省,完全可以將責任都推到海外華人的頭上,就如把甲午戰爭的責任都推給李鴻章一樣。因此以袁世凱、李經方對朝廷、對慈禧太後的了解,是肯定會接受海外華人的這個建議的。

穿越者當然是不會幹去給清廷擔風險的事情,且不說一但擊敗俄、日兩國,保住東北地區,華東政府當然是不會再還給清廷的,這就是一個巨大的收益,而且在這個建議中,還給清廷埋藏著一個大坑。

在舊時空裏,雖然日俄戰爭是發生在中國的領土上,但清廷在這場戰爭中卻是保持中立立場,並且還給俄、日兩國劃分出交戰區。平心而論,以清廷當時的國力實力,這確實是無奈之舉,因為無論是日本還是俄國,都不是清廷能夠抗衡的。而且從最終的結果看,盡管清廷讓給了日本大量在東北的利益,但仍然保住對東北地區的主權,以當時的清廷來說,這確實是一個不小的外交勝利,從這個意義上說清廷也是日俄戰爭的受益者之一。

但任由其他國家在自己的領土上大打出手,使東北人民蒙受極大的災難,生命財產遭到空前的浩劫。而做為國家的統治階層,清廷不僅管不了,而且還給別人劃出一個交戰區,是對中國領土和主權的粗暴踐踏,而且使中國東北人民在戰爭中遭受了巨大的損失和人身傷亡。也進一步動搖了清廷的權威,革命黨的起義活動恰恰就是在日俄戰爭之後。因此這也成為後世評價清廷腐敗無能的一個重要罪證。

如果在本時空裏,清廷在日俄戰爭中仍然袖手傍觀,保持中立,甚致是仍然劃設交戰區,而華東政府卻在奮力的抵抗侵略,維護領土、主權,這樣一來清廷的軟弱、無做為,不敢維護國家的無能形像,和華東政府堅強、有擔當,敢於抗擊侵略,維護國家利益的有為形像成為十分鮮明的對比,為華東政府贏得全國民心支持,並且進一步削弱清廷的統治合法性。

其實袁世凱、李經方都是十分精明的人,而且見識、閱曆也都不差,但畢竟是中國傳統文化培養出來的,因此看不到民心、民意對國家的影響力遠非原來封建王朝可比。盡管他們也知道現在三千年不遇之大變局,但在思想上依然脫離不了傳統思維的慣性,皇權至上、家私天下的觀念依影響著他們的判斷,讓他們看不出來腳下的大坑。

這時秦錚又道:“不過我估計戰端一開,無論日俄雙方,都會逼迫朝廷談判,要求朝廷出讓東北利益,因此在局勢尚未明郎之前,朝廷萬萬不可被他們恐嚇,千萬不可和其中任何一方談判。”

袁世凱的心裏一凜,道:“好,你們的主張建議,袁某必會如實稟告朝廷,並竭力諫勸朝廷聽從你們的建議。”

秦錚又對李經方道:“經方兄,此事關係重大,還望經方兄能夠轉告中堂,請中堂在朝中多多周旋,我們感激不盡。”

李經方忙道:“是,在下必會轉告父親。”

談到了這一步,袁世凱和李經方的任務己經基本完成,而且兩人對這個結果是相應滿意的,由其是袁世凱,回到北京之後,必然會受到朝廷嘉獎。現在袁世凱正打算寫折子上奏朝廷, 在保定設立北洋軍政司,總管直隸全省的新軍訓練,並且還將自己練兵的方法寫成《陸軍訓練簡易章程》向全國推廣。建議朝廷以此為藍本,設立練兵處,統一組織考察全國新軍的編練情況。這樣一旦有戰爭爆發,也便於朝廷有效地統一指揮、聯合作戰。

從表麵上袁世凱全都是為了朝廷的練兵著想,沒有一個字提到自己,但如果成立北洋軍政司,肯定是甴袁世凱自己出任督辦,畢竟北洋新軍是袁世凱一手打造出來,而如果清廷成立練兵處,按北洋新軍的方式訓練,那麼袁世凱肯定會在練兵處裏占主導地位,這樣一來等於是袁世凱掌握了全國的兵權。

不過袁世凱也知道,自己的算盤打得雖好,但皇宮裏的那個老太太比自己更精明,她肯定能夠看出自己的盤算,因此會不會批準就很難說了。就算是準了,恐怕也不會讓自己主導這個練兵處。但現在日俄之戰一觸即發,自己正好可以利用這個利會來說服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