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7章 投資考察(一)(1 / 2)

參加了新艦下水的儀式,又參觀了造船廠,上海工商代表團才正式開啟了這次青島的考察之行。而華東政府首先安排他們考察的是中華銀行。

其實這個安排讓許多商人感覺到有些意外,因為都以為海外華人會安排他們參觀其他的工廠,誰也沒有想到第一站會是銀行。

當然在這個時候中國商人對銀行也並不陌生,因為淸廷被打開國門以來,各國為了方便在中國的商業活動,均在中國設了銀行。而且由於外國銀行的資金雄厚,經營規範,而且商業信用頗高,同時也不受清廷的政策的影響,因此也逐漸獲得了中國人的信任,大多數中國商人都己習慣將錢存入銀行裏,甚致是達官貴人也都喜歡將自己的錢存在銀行裏,這樣可以確保安全。最典型的就是慶親王,將自己多年貪腐積攢下來的1000餘萬兩白銀分別存入多家外國銀行裏。

其實清廷也逐漸意識到了銀行的重要性,因此在1897年,由盛宣懷主持成立第一家商辦銀行--中國通商銀行,總部設在上海。應該說在通商銀行成立之初,清廷還是相應重現的,授予通商銀行發行銀元、銀兩兩種鈔票的特權,並且還可以代收庫銀,因此剛一成立時,業務就極一時之盛,在全國各大行省,均先後設立分行。

但庚子囯變期間,八國聯軍先後洗劫了北京、天津兩個重要的分行,將數千萬兩庫存的白銀洗劫一空,使通商銀行遭受了巨大的損失,等庚子國變結束之後,業務漸告不振,先後關閉了多家分行,己不複當年之盛了。因此中國的金融業依舊由外國的銀行把持。

不過外國銀行的實力雖然雄厚,但也存在普及程度不高的缺點,因為外國銀行主要是依靠各國在中國的勢力而成立,基本都分布在設為通商口岸的城市裏,而沒有設為通商口岸的城市,一般都不會開設,這也就造成了相當的局限性。而且在庚子國變結束以後,外國銀行在華東政府的管轄區內的業務發展,也受到了巨大的阻礙。

銀行是現代社會中,經濟活動中重要的金融機構。更是關係到國家的金融安全與穩定,穿越者是來自金融業高度發展的現代社會,當然知道金融對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性,更不會在金融上受製於人,成立的中華銀行就是一個重要的措施,而且還發行了新貨幣,進一步規範金融市場。

另外還充份利用行政手段,來扶植中華銀行的發展,首先就所有政府投資的企業、工廠,還有個人創業的穿越者,全部都在中華銀行裏開戶,大宗資金交易都通過銀行轉帳來完成,而在政府的帶動下,一些天津、青島的商人也都在中華銀行裏開戶,而且很快商人們就發現了這種模式的方便,不用攜帶大量的貨幣,交易既安全又有保障,因為有銀行的交易記錄,想不認帳也沒有用,因此現在中華銀行己經吸引了大量的民間資金進入。

當然銀行光是吸引資金還是不行的,因為銀行的收入主要是通過貸款或投資完成,因此下一步中華銀行主要定充份開展貸款業務。不過隨著華東政府的經濟發展,個人創業的穿越者越來越多,另外還有不少本土商人都有意投資實業,貸款業務還是有相當的保障的,同時華東政府還將投資興建多個工廠項目,投資機會也有大把。

而在發展中華銀行的同時,華東政府也不忘打壓國外銀行,畢竟完全靠公平市場競爭,中華銀行就算是能夠爭得過,也必將損失重大的利益,因此直接使用行政手段是成本最低的辦法,當然華東政府稱為規範金融市場,首先嚴格審查國外銀行的注冊資金,稅務、同時製定銀行法規,統一利率,這樣就禁止國外銀行通過高利息吸收資金,用低利息發展貸款。

這一組連環組合拳下來,國外銀行果然都業務大跌,除了少數幾家大銀行還能夠免力支撐以外,其餘的銀行都紛紛關門停業,撤出華東政府的範圍。結果華東政府就這樣基本控製了自己的金融,現在山東10府、2州中,己在10個府都開設了分行,而天津分行早在初建時就開了。因此可以在山東各地都通過銀行來進行現金的交易,這樣可以極的方便了商人們,保障資金安全。

華東政府帶領上海工商團參觀了青島的中華銀行總部,這裏是按照舊時空的銀行樣式裝飾,寬闊整潔的大堂,大理石鋪設的櫃台,上麵用透明玻璃分成兩半,可以看到裏麵工作人員的工作情況,而且不同的業務,在不同的區域辦理,大堂裏還設有供客戶休息的座椅、茶水,並且還有叫號業務,來辦理業務的人都是井然有序,絲毫不亂。而且銀行的工作人員都是統一製服,看起來整齊如一,這一切都讓眾商人們看得稱歎不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