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9章 投資考察(三)(1 / 2)

“杏蓀兄,你這幾天以來的觀感如何呢?”

“季直兄,你不是也一直都在參觀嗎?而且在昨天的演講會上,你提的問題也是最多的,想必心裏己有了定見,又何必問我呢?”

“我確實是有些想法,不過還是想先聽一聽杏蓀的看法啊!”

聽了兩人的話以後,其他座位上的人也都圍隴了過來,嚴信厚道:“杏蓀兄,你就說一說你的看法吧,我們大夥也都想聽一聽啊。”

盛宣懷聽了以後,嗬嗬一笑,道:“這可是季直兄先問的我,而且他剛才也說了,他心裏己經有了一些想法,怎麼也該讓季直先說吧,等他說完了我再說也不遲啊。”

其他人啊了,也都紛紛點頭,朱葆三又轉向張謇,道:“季直,你就先說說你的想法吧。”

張謇點了點頭,也沒有推辭,道:“好吧,那我就說說。”

這時上海工商代表團在青島的考查時間己經進行到了第10天,除了第一天參觀軍艦下水以外,後來的6天裏,都是在參觀青島的各個工廠,也讓商人們對華東政府的工業發展水平有了一個比較直觀的認識。其實華東政府的這些工廠成立的時間並不長,最多也隻有兩年,發展也有限,因此隻論規模的話,還比不上洋務運動期間創辦的一些大型企業,如漢陽鐵廠、江南機器局等。但在兩年以內的時間裏,達到這樣的規模,也確實是十分難得,而且這些工廠的經營、管理、生產效率,甚致是技術水平,都不是洋務運動創辦的工廠企業所能比的。

而參觀完工廠之後,華東政府又安排工商代表團參觀了青島的希望學校和青島郊區的幾個農村。

現在華東政府當然不止一所學校,但希望學校是穿越者最早建立的學校,而且也是穿越者任教最多的學校,同時也是短期培養工作人員的地方,因此仍然是華東政府最重視的學校。這時青島希望學校裏的學生己有3000餘人,年齡從7歲-16歲不等,共分成3個大年級,9個小年級,而學生當中有1000餘人是孤兒,而其餘都是在華東政府的工作人員、軍人,以及和華東政府關係較為緊密的地方仕紳的子女,因此也可以看作是華東政府培養自己的骨幹班底的重要機構。而且己有200餘名學生從學校中畢業,都在華東政府的各個機構、工廠中任職。

工商代表團參觀了學校的校舍、圖書館、試驗室、禮堂等地方,又看了學生們的課間體操,以及一場體育比賽、勞動實踐,並且還分別聽了幾節課,而給商人們共同的感覺是,無論男女長幼,都是一批充滿了朝氣、活力、勤奮、上進的學生,無論是學習、活動、娛樂、實踐,都是充滿了活力。

其實清廷到這時也開辦了不少的學校機構,從留美幼童到福建船政學堂,還有袁世凱正在籌建的北洋大學堂和保定陸軍軍官學校,也培養出了一些人材,但無論是那所學校,都沒有見到這樣充滿活力的學生。因此有不少商人都感歎,正如學校的名稱,這些學生確實讓人看到了未來的希望。

而在農村的參觀,更是讓商人們感到震驚,這時正值春耕時節,田間地頭幾乎到處都是農民勞作的身影,但到處也都能聽到歡笑的聲音,甚至還有歌聲,連說話、呼喚中都能夠聽出喜悅的情,就像現在的季節一樣,到處卻顯得生機勃勃。

這些商人大多都是農村出身,年幼時在農村長大,就算不是在農村出身的商人,也在農村裏有老宅,田產,也在農村住過一段時間,當然知道農村的情況。既使是他們沒有見到過農村中最悲慘的一麵,但也從來沒有在農村裏聽到過這麼多的歡聲笑語。

而陪同他們參觀的農業委員高世則向他們解說,甴於華東政府的土地政策,使每戶農民都擁有自己的土地,也不必受地主的剝削,而交納向稅收除了農稅之外再沒有其他的苛捐雜稅,因此收下了糧食,除了交納農稅之外,其餘都歸農戶所有,多勞多得,這樣一來農民的幹勁自然十足,而情緒自然高昂。

眾商人聽了之後卻都沉默起來。原來華東政府的土地政策在上海一直都是一個相當有爭議的話題,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對,而支持的多是中下層,反對的則是以上層社會為主流。這些商人們雖然不算是什麼大地主,但每人的田產都在千畝地以上,當然他們不是靠地租賺錢,因此為雇農、佃農的剝削也不高,而且也都看不起那些嚴酷剝削農戶的地主,但他們也都對華東政府的土地政策並不讚同,這不就是明搶土地嘛。隻不過他們都不是靠土地賺錢的人,對此的反應也並不強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