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4章 南洋巨富(四)(1 / 2)

就在秦錚和張振勳進行會談的時候,護僑的準備工作己經開始,而華東政府的軍事機器也立刻開動了起來。

1師師部首先接到了軍委的通知,將由1團負責執行這次護僑進動的陸地部份任務,並且將首先派出一個營的兵力,隨昆明艦先行出發。

從濟南調回青島之後,1師首先備配齊了全師下屬的各兵種部隊的編製和武器,因此成為人民軍陸軍第一個完成了計劃編製的甲種師,按照軍委的計劃,開始進行全師的兵種協同訓練,為其他師的建設訓練摸索經驗。

當然現在各兵種部隊的編製剛剛完成,由其是炮兵部隊,絕大部份士兵都是剛剛接受完炮兵的理論知識教育,大部份炮兵在幾個月以前還是文盲、半文盲;好在是炮兵普遍都很年輕,最小的隻有17歲,而大的也不超過25歲,平均年齡還不到20歲,因為年輕人的頭腦較為靈活,而且接受新事務也較快,因此經過了幾個月的強化教育,才免強掌握了基本的炮兵術語的字詞句和各種測量、單元計算。

不過現在炮兵還需要相當一段時間來鞏固這些知識,而且將這些知識應用到實踐中,熟悉火炮的操作流程,以及穩定而快建的計算各射擊單元,提高射擊的精準度,因此現在炮兵主要還是進行最基礎的如指揮、測繪、觀察、通信、操作訓練,而像步炮協同、視距外射擊這類綜合性或難度較大的科目,暫時還沒有進行。

而其他步兵則是和迫擊炮一起訓練協同作戰,去年年底的剿匪戰鬥中,一師取得過一些戰場上的步兵和迫擊炮的協同作戰經驗,因此各營團進行總結討論之後,製定出一套步迫協同作戰的規則,現在將這套規則普及到全師各部隊中,正在按規則進行訓練。

接到了軍委的命令之後,師長張正傑立刻通知羅嶽,讓羅嶽著手安排護僑的任務。於是羅嶽首先決定派二營隨昆明艦出擊,隨行的除了二營的三個戰鬥連之外,還有營屬82迫擊炮連,共計有12門82迫擊炮;和營屬機槍連,不過由於原計劃機槍連裝備的通用機槍還沒有研製成功,因此機槍連配備的仍然是馬克沁機槍,而且由原編製的12挺機槍減少為6挺。

先期部隊到達爪哇之後,將會有8-10天的獨立作戰期,因此彈藥基數必須配足,羅嶽要求步槍至少要配備10-12個基數的彈藥、機槍要配備8-10個基數的彈藥、而擲彈簡、迫擊炮要配備6-8個基數的彈藥,手榴彈要配備4個基數,另外考慮到南洋的氣候炎熱,而且空氣的濕度大,含鹽量,腐蝕性強,武器的損耗較大,還要考慮多配備一些更換的零配件。而到達南洋之後,羅嶽認為應在沿海岸15-20公裏內建立灘頭陣地,以及收容營,因為在這個距離內,可以受到昆明艦艦炮的保護,因此一麵收納華人,一麵屯積物資,保證後續的部隊到達上岸。

羅嶽的計劃在當天下午就報到了軍委,很快就得到了軍委的批備:步槍配12個基數彈藥;機槍配8個基數彈藥;擲彈簡、60迫擊炮配8個基數彈藥,82迫擊炮、100迫擊炮配6個基數彈藥,手榴彈配4個基數,另外還額外配備300支01式步槍、500支96式手槍,一方麵是供二營更換使用;另一方麵也是到了爪哇之後,可以在適當的時候,發展當地的武裝力量,做為人民軍的補充,同時也是培養華東政府在南洋的武裝力量。

當然軍委考慮的要比羅嶽更細一步,同時還考慮人員的飲食,和隨艦的醫務人員、醫藥用品等。雖然張振勳承諾可以在沿途港口供應食物、飲水,並且在爪哇還可以提供藥品,但華東政府不可能將所有的希望都放在張振勳的身上,由其是先頭部隊更是要做好充份的準備工作,因此組織了一個15人的醫務隊,其中有6名是穿越者的醫務人員,隨先頭部隊出發,同時食物和飲用水也都加量攜帶。好在是昆明艦的容納空間較大,也足以裝載下這些物品。

而先期部隊到達爪哇之後,軍委認為不必拘守沿海岸15-20公裏的範圍,而是應該視爪哇的情況而定,如果張振勳能夠給人民軍提供較大的幫助,給軍艦提供舶位的碼頭,並讓人民軍迅速獲得當地華人的信任,那麼可以考慮在更進一步的地方設立營地,而反之則應將營地設在艦炮保護的範圍內。

陸軍己經先期做好了準備工作,而直到第二天下午,原昆明艦的最後一批艦員才到齊集合。

在華東政府成立以後,7艘穿越軍艦僅僅隻保留5艘作戰軍艦,兩梄登陸艦長白山艦和補濟艦太湖艦均被拆除,艦上的設備拆下來,一部份供華東政府使用,一部份留作5艘作戰軍艦的更換備件,艦員也是一部份轉入其他工作,一部份到人民軍海軍中工作;而5艘作戰軍艦上的艦員則輪流保留1/3的值班留守人員,其餘的人大部份都在海軍裏,也有少量轉為行政工作人員。其中還有8名原艦員在天津工作,5名原艦員在濟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