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此情景,清軍的兩名指揮官的臉色都不大好看,當然相比之下,張彪的表情中多的是震驚,雖然他並沒有把這次征剿看作一件容易事件,但也沒有想到,會遭遇這樣的當頭一棒,而黎元洪則是帶著幾份羞愧,畢竟是他的部隊遭遇首敗,平時黎元洪也是自視頗高,並且有一番的抱負,卻沒有想到在這裏栽了一個大跟頭。
不過到了這個時候,也隻能先收拾殘局再說,因此張彪立刻下令,就地駐營休息,掩埋陣亡的士兵,救治傷兵,並且收容逃散的士兵,清點損失。
到了黃昏時分,損失統計己經出來了,這一戰湖北清軍共陣亡127人,受傷213人,其中有41人受傷較重,在短期內不可能再參加戰鬥了,另外還有37人失蹤,共計減員超過200人。
雖然這一戰的損失並不大,但畢竟是征剿之後的第一戰,因此對全軍的士氣是一個不小的打擊,而且聽黎元洪的講說,敵匪不僅訓練有素,而且作戰極為勇猛,另外武器精良,還攜帶了大量的火炮,絕對不可輕敵,黎元洪甚致懷疑,這根本就是海外華人派來的軍隊。
張彪聽了以後,也不禁眉頭深鎖,這下可麻煩了,如果真的是海外華人派來的軍隊,那可真不好對付了,於是眾人協商之後,決定暫時在這裏休整幾天,並且派出探子四外打探敵匪的動向,再做打算。
義勇軍撤退之後,經過查點,這一戰陣亡了士兵77人,受傷157人,重傷26人,減員超過百人,不過還抓獲了22名俘虜,另外還繳獲了步槍162支,子彈2500餘發,因此這一戰雖然是贏了,但義勇軍自身的損失也不小,這樣打下去,顯然是對義勇軍不利的,畢竟現在義勇軍隻有一個團的兵力,即使加上民兵也不足3000人,當然是耗不起。
不過清軍就地駐紮,到是對義勇軍是一個好消息,畢竟義勇軍的任務隻是牽製住清軍。於是劉合成也改變了戰術,派遣以連為單位的作戰部隊,不斷的騷擾清軍,但又不和清軍過於糾纏,往往是隻交火幾分鍾就立刻撤退,結果就在第二天,義勇軍就對清軍發動了三次突襲,而每次突襲的時間都不超過5分鍾,清軍陣亡12人,受傷20人,損失雖然不大,而清軍又不敢過份追擊,因此被弄得風聲鶴唳,惶惶不安。
而南線的戰鬥進入到膠著階段時,在北線的戰鬥卻進入了關建的時刻。
清軍是從南北兩線同時向義勇軍的根據地發動進攻,雖然河南清軍不是這次征剿的主力,但河南巡撫張人駿也同樣不敢怠慢,畢竟根據地的大部份地區都是在河南省。
這次擔任河南清軍總指揮的,是河南省河北鎮總兵謝寶勝,按照清朝的兵製,各省的最高軍事官員是提督,其次為總兵,每個省設一名提督,若幹鎮總兵,在沿海地區,還設有水師提督,而河南省共有兩鎮總兵,分別是河北鎮、南陽鎮。
雖然謝寶勝隻是一鎮總兵,但年近六旬,戎馬35年,資曆極深,早在同治年間就投身軍旅,光緒二年(1876年),隨左宗棠出征新疆,平定叛亂,連克烏魯木齊、瑪納斯諸城堡,積功至都司。光緒二十年(1894年),甲午戰起,謝寶勝隨部出山海關與日軍激戰數十仗,光緒二十六年(1900年),義和團運動興起,京師的武衛護軍榮祿,請謝寶勝出任前路後營管帶,留守河南省,朝廷回師之後,晉升至河北鎮總兵。
正是由於謝寶勝有這樣豐富的軍旅經驗,而且這時謝寶勝己在河南駐守4年多,平素善待部下,潔身自律,頗得軍心,因此張人駿才委任他為這次征剿河南匪賊的指揮。不過河南清軍的實力顯然要比湖北清軍差得多,盡管張人駿左拚右湊,免強集齊了約7000兵力,但裝備極差,配有步槍的隻有5000餘人,其中大半還是用的毛瑟1874步槍,隻能單發,而裝配了漢陽造88式步槍的不到1000人。
但河南的實情也就是這樣,而且在南方還有湖北清軍策應,因此謝寶勝也沒有計較什麼,帶領軍隊向許州的臨穎縣進發。
和湖北清軍一樣,河南清軍也是一連行軍三天,都沒有遇到敵人,這時離臨穎縣不足20公裏。不過河南清軍士兵的素質要比湖北清軍差得多,而且這幾天一直陰雨不斷,雖然雨勢不大,但也給行軍帶來了不的麻煩,由其是清軍一直都是在鄉間、山林中行軍,道路崎嶇泥寧難走不說,中途遇到好幾個村莊,也都是人去屋空,清軍什麼都沒有撈到,因此士兵們也都叫苦不迭,怨聲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