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8章 革命者(六)(1 / 2)

三天的參觀結束以後,華東政府和革命者正式展開了會談。代表華東政府出席的是秦錚,夏思痛作陪;而革命者方麵,則是6位代表出席,畢竟這樣的正式會談,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參加,因此其他人包括兩名日本人,都沒能參加這次會談。

雙方見麵之後,分別坐下,秦錚首先道:“幾位已經在青島參觀了三天,不知道對我們青島有什麼看法,不妨說說。”

黃興道:“這三天時間裏,確實是讓我們大開了眼界,如果我們中國人都能像貴眾這般有為,崛起之日隻怕是指日可待了。”

秦錚嗬嗬笑道:“黃先生太過獎了。”

這時陳天華道:“秦議長,我有個問題想問你們,在第一天就有了,希望秦先生能夠為我解答。”

秦錚笑道:“什麼問題,隻要是我能答得上來的,定盡力為陳先生解答。”

陳天華道:“你們能夠製造軍艦,又有軍隊,有武器,為什麼不立刻舉旗起義,推翻清廷。而且以貴眾的聲望,隻要義旗一舉,振臂一呼,必將是全國響應,從者如雲,推翻滿清,易如反掌,那時解民眾於水火,救中國於危難,全在貴眾一念之間。”

秦錚略一沉吟,道:“不錯,不是我誇口,也用不著全國響應,隻是以我們華東政府現在的實力,如果現在就舉旗起義,最多隻用一個月的時間,就可以攻入北京,推翻清廷。”

陳天華擊掌道:“好啊,既然是這樣,你們為何還要和清廷虛與委蛇,要知道現在清廷是中國的首害,中國所以愚味落後,都是清廷之過,隻要清廷不滅,中國就永無寧日。”

秦錚點了點頭,道:“不知道陳先生想過沒有,我們攻入北京之後,推翻了清廷,又該怎麼做呢?”

陳天華怔了一怔,一時答不上來,他一直都是以推翻清廷的統治為最高目標,但卻從來沒有想過,推翻了清廷以後該怎麼辦?過了好一會兒,陳天華道:“如果推翻了清廷,我中國自然就天下太平了,然後就可以勵精圖治,富國強兵。”

秦錚的心裏暗暗的歎了一口氣,其實這也是這個時代革命者的通病,就是隻想著怎樣推翻清廷,但都沒有想過推翻清廷之後怎麼辦,在革命者看來,清廷是中國落後、腐朽、無能的罪魁禍首,因此隻要推翻了清廷,就什麼事情都可以解決,中國就可以自動走向文明、開化、富強。

但秦錚知道,事情沒有那麼簡單容易,舊時空裏有足夠的經驗說明,革命的第二天才是最難的。而孫中山所以能夠成為這個時代的革命領袖,就是他比一般向革命者領先半步,能夠想到推翻清廷以後幹什麼,提出一個三民主義的概念來。但也僅僅隻是領先半步,因為缺乏俱體的行動方案和客觀條件。

秦錚道:“陳先生,請恕我直言,我認為你把問題想得太簡單了,既使我們攻占了北京,也並不等於是就推翻了清廷,我們攻占北京之後,大概會出現兩種情況,一是清廷在我們攻占北京之前就己出逃,逃到山西、陝北,甚致是南方,這是很有可能的,因為庚子國變時,清廷就是這樣做的,然後清廷可以號招其他各地方官員舉師勤王,再和我們為敵爭鬥;二是清廷來不及逃,被我們消滅,但清廷南方的地方官員或者聯合起來推出一個共主,或者各自割據一方,成為一方勢立。但無論是那一種可能性,外國勢力都必然會趁機介入,或者直接武裝幹涉,甚致是侵略,或者扶植代理人替他們賣命,但總之中國都將陷入全麵的內亂中。這恐怕也不是陳先生希望看到的結果吧。”

陳天華呆了好一會,才道:“恐怕不會到這一步吧,現在滿清早已盡失人心,就算逃到南方,也未必有大做為。各地方官員也未必會再聽從滿清的命多,在庚子國變期間,南方的地方官員們不是搞出東南互保,不複聽從清廷的命令嗎。”

秦錚搖了搖頭,道:“清廷已盡失人心是不假,但百足之蟲,死而不僵,清廷己立國260餘年,餘威猶在。雖然在庚子國變期間,南方的地方官員們搞了個東南互保,但那隻是為了免受義和團之害,並非真的反叛清廷,而且清廷逃到西安之後,地方官員紛紛遣使問候,以示依舊臣服淸廷,可見清廷現在仍然尚有餘蔭,地方官員也未必就會輕易棄之。”

黃興道:“你們既然有把握攻占北京,那麼就算是滿清朝廷逃到南方,又有何足懼,大可以直接揮師南下,統一全國。”

秦錚道:“話不能這麼說,我敢誇口在一個月內攻克北京,是因為山東與河北相連,離北京較近,而且我們在天津還有一席之地,一但發動,必然是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直搗北京,速戰速決,而南方離山東較遠,又有長江分割,因此無論清廷有沒有逃到南方,隻要是成為南北對持之局,就必是曠日持久之戰,比拚的是綜合實力,我們現在隻有山東一地,而且我們華東政府成立的時間不長,積累的物資有限,目前最多隻能控製華北數省,還不是以立刻統一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