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2章 工業成就(一)(1 / 2)

日本海歸者在上海轉換了輪船,又在海上航行了一天,在第二天上午的時候到達青島港,這時華東政府早己派人在港口迎接他們的到來。也舉行了一個簡單的歡迎儀式,然後安排他們到宿舍去。

華東政府對日本海歸者是十分重視的,並且己經做好了充份的安置準備,不過上次陳天華、徐錫麟、秋瑾三人到青島訪問時,是在港口坐城市火車到市內去的,而這次並沒有領他們到港口的火車站,而是來到丁港口的廣場上,隻見這裏己停放著1 0餘輛奇形怪狀的車輛,這些車輛的體型很大,有4個輪子,前端有車廂,鑲著玻璃,但不大隻能坐2、3人,而後端是一個很大的車鬥,到是可以裝3、40人,隻是在車前並沒有馬驢一類的牲畜。當然這樣大的車,恐怕需要5、6匹馬才能拉得動的。

不過在日本海歸者中,還是有少數人知道,這玩意叫做汽車,是和火車一樣,用機器驅動,不用馬拉驢拖就能夠自己行走的車輛,而且不受軌道的限製。

雖然這個時代的日本工業還很落後,在歐洲國家中隻能免強擠入二流工業國的行列,但汽車工業己經起步了。在1901年的時候,美國Locomobile汽車公司就在日本東京開設了汽車專賣店,這是日本人第一次親眼見識這個時代最先進的工業產品。

1902年時,一位21歲的日本青年內山三郎受Locomobile汽車公司的啟發,用美國車的發動機為動力,自己製造車身,建造了兩台實驗性的汽車,這也是日本曆史上最早的本土汽車。而日本汽車製造業真正始於1904 年,一位叫吉田真太郎的日本人在東京成立日本第一家汽車廠——東京汽車製造廠,這就在後來著名的五十鈴汽車公司的前身,但要等日本製造出第一台本國的轎車,還要等到1907年。

不過汽車畢竟己經登陸了日本,因此有少量的日本海歸者還是見過汽車的,盡管他們並不知道汽車在未來對社會經濟生活的巨大影響,但也明白這玩意是很先進的東西,隻有歐洲國家才造得出來,連日本都造不了。

而迎接的人向海歸者們介紹,原來這是華東政府的高劉汽車公司生產出來的最新的,高劉卡車,是來接海歸者去宿舍的。

這時高劉汽車公司已經成立了1年大半的時間,而正式投產的時間也超過了一年,但由於引進的技術、設備以及零配件均是德國的成熟產品,而且穿越者對汽車的原理、技術更都了如指掌,甚致比德國派來的技術人員還要理解透徹,因此投產之後不到半年,就生產出了5人座的轎車樣車,而經過了一係列的測試、調整之後,在1905年初正式定型,並開始出售,定價是2880銀元,目前己售出了22輛,還預定了16輛,其中行政部門共采購了20輛,其餘均是穿越者個人購買。

但高劉汽車公司並不是隻生產轎車,同時還開發出兩型汽車,一型是載員15人的中型客車,一型是載重2.5噸的卡車,這兩型車目前都通過樣車測試,現在基本定型,並且正在進行實際使用測試,主要考查這兩型汽車的實用性能、極限性能,駕駛技術,事故率,不同路況的性能,同時還要培養司機和維修人員。

而這兩型汽車也引起了軍方的興趣,雖然這兩型汽車和舊時空的汽車相比,性能可以箅是極差,最大時速隻有30公裏左右,正常時速20公裏,而且乘坐的舒適性也很差,但在這個時代,卻已是最先進的工業產品,對戰爭也有重大的作用,如15人的中型客車可以改造成救護車、手術車、戰地指揮車、餐車等功能車輛,可以提高效率;而卡車的作用就更大了。

根據測試換算,雖然一輛卡車隻大約相當於6-7匹馬驢的運力,但在效率上的差別是無法估算的,理論上說一輛卡車可以將2噸的貨物在12小時內送到200公裏範圍內的地方,在24小時送到300公裏範圍內的地方;而馬驢需要的時間分別是7-8天,12-15天;而對於戰場來說,時間往往就是勝負的關建,更不要說馬驢的載重量遠低於汽車。因此軍方對這兩型車均定購了50輛,不過也提出明確的要求,1是事故率不能超過100小時1次;2是載員15人中型客車要按軍方要求進行改造;3是1905年7月前,均需交付10輛;4是負責培訓司機和維修人員。

雖然這時轎車己經開始出售,但效果並沒有達到高劉汽車公司的預期,那種預想中的大量搶購、預定,定單排得做不完的狀況並沒有出現。而根據高劉汽車公司進行調查,原因主要有4個方麵:1是穿越者都知道,這個時代的汽車技術還很不成熟,因此現在推出車型肯定存在著不少缺限,不與先觀望一下汽車的性能再決定購買;2是買車就要學車,而大多數穿越者的工作都很忙,暫時抽不出時間來學車,因此隻好先不買;3是大多數穿越者的工作地點都離住所很近,對汽車的需求並不大,雖然有不少人對汽車感興趣,但也並不急於出手購買;4是配套的公路建設也不完善,在少數大城市,如青島、濟南、天津等的基礎建設較好,但城市到城市,城市到鄉村的道路絕大多都不適合行駛汽車,這也限製了一部份的人的汽車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