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下旬雖然還沒有進入盛夏季節,但已經能夠感覺到天氣明顯的熱度,盡管這時已是上午9點的時候,但北京城的天空中卻是烏雲密布,看不到一絲陽光,但氣溫卻不覺涼爽,又悶又熱,似乎壓得令人喘不過氣來,有經驗的人都知道,一場大雨將要來臨。
而平日就己是無比嚴正肅靜的紫禁城,這時就更是氣氛壓製,太監宮女們行走動作都萬分的小心,不要說是不敢弄出大動靜來,就連說話都要放小聲音,生怕驚動了老佛爺,就連老佛爺最信任的太監李蓮瑛,近來最得寵的德齡郡主也是小心翼翼。因為在宮裏當差的都知道,這幾天老佛爺的心情很是不好,己有10餘名太監、宮女遭到責打,就連一直伺奉老佛爺梳頭的劉太監,昨天也不知怎麼觸惱了老佛爺,自己扇了自己20多個嘴巴子,隻打得兩頰紅腫,嘴角流血,才得到老佛爺一句:“算了。”每天在敬事房附近都能聽到“啪啪啪”的板子聲。
這時在軍機處裏,8位軍機大臣都在座,但沒有人在處理公務,而是一個個閉目端坐,仿佛8尊泥菩薩一樣。好在是房間裏放了兩塊大冰,有些清涼之意,但氣氛卻依然壓抑。而在軍機處的外麵,伺候人等也都垂手侍立,一動不動。
隻見門簾一挑,眾軍機大臣一起睜眼,見是李蓮英從外麵進來,小聲道:“各位王爺、大人,太後和皇上在養心殿上招見各位,請隨奴才來吧。”
軍機領班慶親王奕劻立刻起身,迎了上去,小聲道:“李公公,太後今兒心情怎麼樣。”
李蓮英搖了搖頭,用雖小,但屋內眾人也能聽到的聲音道:“還是那樣,一個時辰前還罰了老周掌嘴20個呢!幾位今兒見了太後,說話可要留神些,小心著點伺候。”
慶親王點了點頭,微一拱手,道:“多謝公公。”說著從袖子抽出一張銀票來,塞給李蓮英。
李蓮英會意,又欠了欠身,道:“各位王爺、大人,請隨奴才來吧。” 說著轉身就要離開,而排名最末的軍機大臣袁世凱則搶步上前,替李蓮英揭起門簾讓李蓮英出去。
這到不是袁世凱打李蓮英的溜須,而是軍機處的規矩,軍機大臣的排名是有嚴格的秩序的,每天在當班的時候,由領班軍機打頭,其他人依次跟行,絕不能亂排,而就在眾人快要走到軍機處時,排名最末的軍機大臣要小跑幾步,趕到隊伍前麵去給眾人揭起簾子,讓其他人進去,下班時也是由他揭簾子,等其他人都走了,才最後一個離開,因此排名最末的軍機大臣又俗稱為卷簾子軍機。
慶親王則扭頭道:“太後的心情不大好,咱們可都小心著點。”說完領頭離開了軍機處。其他人也都跟著出去,一直到眾人都走完了,袁世凱才放下簾子,快步跟了上去。
一行人隨著李蓮英穿過幾重宮殿,來到養心殿上,這時慈禧和光緒己在正中就坐。庚子國變結束以後,光緒並沒有像舊時空中那樣被軟禁起來,不僅仍然住在皇宮裏,在形式上還能夠參與一些政務,當然權限和行動都已受到了極大的限製,實際己沒有一點實權,基本就是個牌位,但畢竟可以接觸政務、大臣,有時也還能說幾句話,到是要比庚子國變之前的際遇要好得多了。
8位軍機大臣給慈禧、光緒見禮之後,分兩班站立,光緒這才道:“海外華人赴遼東參戰己有10餘日了,聽說他們打了幾個勝仗,而且外麵現在鬧得沸沸揚揚,就連洋人也攪和進來了,昨日總理府衙門收到了英法日三國的公文,問朝廷的態度,看來朝廷沒個表示是不成的,你們看應該怎麼辦呢?”
隨著華東政府先後取得了對馬海戰、旅順登陸戰、遼河戰役的勝利,在清廷內部要求嘉獎華東政府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各地的官員紛紛給清廷的奏折都推成山。當然清廷對此還是一慣性的反應遲頓,對官員們的折子不理不睬,不聞不問,裝糊塗,但也攪得慈禧心煩意亂,脾氣大壞。
但英法日等國卻有些沉不住氣了,因為一但清廷正式認可,甚致支持華東政府的參戰行為,就意味著華東政府將可以背靠著整個中國參戰,那麼以整個中國龐大的人力物資,加上華東政府強大的軍事能力,就是日俄聯手也得跪了,而且華東政府說不定還會就此和清廷聯手,因此英法日三國趕忙派駐華公使向清廷提交公文,要求清廷在這個時候要繼續保持中立,絕不能偏向華東政府。而日本甚致要求清廷正式下旨,嚴勵遣責華東政府。
對國內群情激憤的輿情,清廷可以置之不理,但友邦驚詫了,就不能聽之任之了,因此慈禧的心情再不好也不敢耽擱,立刻招集所有的軍機大臣們計議。而光緒在這個時候也充份發揮了當牌位的作用,慈禧不好說出口的話,都由光緒代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