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了人民軍的右前陣地之後,日軍並沒有在陣地上和人民軍作過多的糾纏,因為其他陣地的人民軍正在趕來增援,因此一刻不停,立刻殺向人民軍的內線陣地。而且日軍的指揮宕神戶次郎也加入到了進攻的日軍中,親自指揮日軍作戰,反正他己下定決心,這一次是不成則成仁,也根本不考慮自己的退路。
人民軍的內線陣地分為前後兩個部份,前部是由張方平的營部警衛排和迫擊炮部隊組成,人數約240人左右,後部則是自行火炮部隊的隨行人員,人數約400人,雖然人數確實不算少了,但除了營部警衛排之外,其他的都不是作戰部隊。
而陣地突然的崩潰,也讓張方平有些措手不及,因為陣地崩潰的時間太快,讓他幾乎做不出什麼反應,而且張方平也不是決斷力很強的人,因此一時也有些手足失錯,不知該如何才好。但日軍是不會給人民軍留出反應的時間,轉眼之間就衝到了距離內線陣地不到100米的位置。而警衛排也不等張方平下令,向日軍開槍射擊,而且在自行火炮的車頂,4挺機槍也一起開火,向日軍瘋狂的傾泄著子彈,總算是延緩了日軍的進攻。
黃泰鬆也在電台裏向張方平講話,要求他一定要堅守住最後的防線,因為在他們的身後就是兩門自行火炮。
其實在幾分鍾以前,黃泰鬆等人的心情還很好,對堅守到援軍趕來充滿了樂觀的情緒,但突然之間戰局就發生了逆變,右前陣地一下子就崩潰了,日軍殺到了內線陣地前,因此幾個人也都有些緊張起來,畢竟他們此前並不是海戰陸戰隊的成員,而是猛士車的車組成員或後勤人員,並沒有領軍帶隊的實際經驗。這時除了向張方平喊話之外,就是催促援軍盡快趕來。
這時張方平才回過神來,也知道局勢危急,容不得自己再有半點猶豫了,於是立刻派人向各個陣地下令,命他們立刻全部趕回來增援。
不過等其他陣地的部隊趕回來,還需要幾分鍾的時間,因此這幾分鍾也就成了勝敗的關建。但現在守衛陣地的人民軍隻有自己的警衛排,既使把營部的成員都頂上去,也隻有30多人,而炮兵按照作戰條例,在敵軍攻到陣地前時,是可以向後撤退的,因此這時都已撤到了後方去了。
而盡管陣地有機槍火力的支援,但還是很難阻擋住日軍的進攻。這是由於日軍的人數要遠多於剛才插入突擊的日軍,而且這時進攻麵也較寬,機槍火力不可能完全封鎖住日軍的進攻路線,另外由於這時日軍離人民軍防線的距離太近,機槍怕誤傷同伴,也不敢肆意的開火。這些情況都造成的機槍的威力大減。
其實如果是在其他戰場上,人民軍隻用向後撤退2、300米的距離,就可以贏得其他軍隊回援的時間了,但現在人民軍根本無法後退半步。於是張方平也隻能下令,命所有迫擊炮士兵都放下迫擊炮,使用步槍加入到阻擊日軍的戰鬥中。
除了炮手之外,其他的炮組成員都配備了步槍,並接受過一定射擊訓練,因此有這一批炮兵全部加入防守,確實可以加強防線的火力。
在戰後的結果證明,這是個正確的決定,當然實際儷效果卻並不是張方平所想的那樣,在炮兵加入之後,人民軍的防守得到了加強了,最終守住了陣地。由於這時日軍距離陣地太近,因此在炮兵趕到陣地時,日軍己攻到了民軍的陣地前,如果炮兵不趕來,隻靠這30多人,根本經不起日軍一衝,日軍將可以直接衝擊兩門自行火炮,後果實在難以預料,而加上了這200多炮兵,才能夠抵擋一陣,嬴得時間。
日軍衝進人民軍的陣地,張方平也知道到了最關建的時候,回頭看了兩門自行火炮一眼,心裏也下定決心,不惜自己的性命,也一定要保住這兩門自行火炮的安全。
張方平的資質雖然一般,但對華東政府,對人民軍的忠誠卻是完全發自內心的。因為是華東政府,是人民軍給了他全新的生活。
張方平加入義和團的原因很簡單,和中國兩千多年農民起義曆史的原因一樣,就是吃不飽飯。1900年中國北方的旱災讓張方平的父母雙雙餓死,而張方平如果不是拚著最後一口氣,參加了義和團,也是和父母同樣的命運。
張方平的義和團經曆並不長,隻有三個多月,但為他打開了一扇窗,讓這個以前隻知道種地,交租子的農民看到了處麵世界的精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