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的時間,人民軍的騎軍共計發現了6支俄國的巡邏偵察小隊,基本是以班為單位,隻有兩支隊伍是排級。雙方自然展開了戰鬥,結果一天下來,俄軍共計陣亡了42人,被俘5人;而人民軍隻有4人陣亡,另有7人,3馬受傷,畢競這樣的小規模戰鬥,騎軍還是占有不小的優勢。
這時從牡丹江方向來的俄軍己到達濱綏線向北林站,距離穆棱河站約30公裏,正在等著北線的俄軍的35師派部隊來與自己彙合。而在當天晚上北林站的俄軍就收到了今天的戰果,而且俄軍的偵察兵也發現了人民軍的騎兵團的位置,並確認人民軍的數量在2000-2500之間。當然這也是人民軍故意暴露自己的位置,好吸引俄軍的騎軍進攻。
俄軍也覺得十分意外,按說雙方的小股軍隊之間發生戰鬥是很平常的事情,有時一天會發生十數次,隻是這一次人民軍出動的是騎軍,這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的情況,雖然開戰以來,人民軍在海陸兩線均取得了不少勝利,甚致還打了一場成功的登陸作戰,但人民軍的騎軍部隊在戰場上的存在感卻並不高,甚致可以說是根本就沒有什麼存在感,在俄軍的高層中有不少人都以為人民軍根本就沒有成建製的騎軍部隊。而現在人民軍出動了成建製的騎軍,而且還渡過穆棱河來作戰,這是什麼操作,到是有點像是對俄軍的騎兵發出挑戰一樣。
雖然摸不清人民軍的用意,但人民軍的騎軍既然殺過了穆棱河,俄軍當然也不能置之不理,否則這樣一支騎軍還是可以給俄軍造成不小的麻煩,因此第1騎兵旅旅長鮑姆葛爾丹少將決定帶領騎軍出擊,給人民軍一個教訓,畢競騎軍才是對付騎軍的最好軍隊。
不過鐵路守備隊的指揮官莫洛佐夫少將卻認為第1騎兵旅在這個時候並不宜出擊,畢競現在這支俄軍主要是靠這支騎兵旅支撐,一但而是應該等著35師派來的軍隊到達之後再出擊也不遲。
但鮑姆葛爾丹並沒有聽莫洛佐夫的意見,而是執意要在明天出擊,理由是騎軍的移動速度快,等35師派來的軍隊到達,也許人民軍的騎軍己經轉移了陣地,再想找到人民軍的騎軍可就不那麼容易了。而在鮑姆葛爾丹心裏則還有另一層打算,騎軍在俄軍中的地位很高,而且和俄軍陸軍的“灰色牲口”不同,騎軍的士兵大多都是貴族出身,不僅榮譽感很強,更渴望建功立業,因此好戰心極強。
但自從開戰以來,無論是對日軍還是對人民軍,俄國騎軍幾乎都沒有什麼用武之地,這主要是因為騎軍作戰是需要廣闊的空間,但開戰以來,俄軍打的基本都是陣地戰,因此俄國騎軍很難在戰場上找到出戰的機會,這次進攻穆棱河站,出動騎軍作戰也是實在沒有辦法,確實是沒有軍隊了,卻沒想到人民軍的騎軍主動出擊,鮑姆葛爾丹自然是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
而且鮑姆葛爾丹、莫洛佐夫的軍銜相同,都是少將,從牡丹江站出發前也沒有明確指明由誰來指揮,從兵力上說當然是騎兵旅占多,但進攻穆棱河站主要還是以地麵進攻為主,因此由誰來指揮都不合適,而且沃爾科夫也考慮到,等35師派來的軍隊到達之後,自然是由35師的軍官來擔任指揮,也就幹脆不指派指揮官了。反正也沒幾天的時間,卻沒有想到會出現這個情況。
鮑姆葛爾丹不理莫洛佐夫,第2天一早就帶領騎兵旅出發,走了不到5公裏,擔任先鋒的第1營就回報,發現了人民軍的騎軍,人數約150人左右,估計是一個騎兵連,正在向東方撤逃。鮑姆葛爾丹聽了,立刻下令第1營追趕,至少要咬住人民軍,不能讓人民軍跑掉,同時又下第3營繞道迂回,截斷人民軍騎軍撤回穆棱河站的道路。
第1營的營長是科羅拉夫中校,出身於俄國一個中等貴族家庭,這次到遠東參戰,也是攢足了一口氣來建立戰功,獲得爵位,這樣自己就可以擁有領地了,現在終於等到了出戰的機會,因此帶領著第1營的騎兵,緊緊的追趕人民軍的騎軍。
這時雙方的距離大約是600米左右,在這個距離上,俄國騎兵配備的M1891莫辛納甘哥克薩騎兵型步槍的射程不夠,但科羅拉夫對自己還是有信心的,因為俄國騎兵配備的戰馬是優秀的河頓馬,這種戰馬兼具速度和耐力,而人民軍騎軍的戰馬多是蒙古馬,耐力是夠,速度一般,因此科羅拉夫估計,在10公裏內,是可以追上人民軍的。
果然追趕了大約5、6公裏,俄軍將距離拉近到了約400米,科羅拉夫心裏也十分高興,如果再追近100米,俄國騎兵就可以進入步槍的射程了,當然基本沒有什麼準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