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2章 上海租界(五)(1 / 2)

華東政府進攻上海租界的消息,在世界範圍內也引發了不小的波瀾,雖然在此之前,華東政府己經收回了天津租界,但一來是那時中國正處於戰爭期間,二來是天津租界在中國的地位也要弱於上海租界,因此沒有引發太大的轟動,但上海租界是中國時間最長,麵積最多,影響最大,各國利益最集中的租界區,自然引起的反響也是最大的。

青島的各國領事也都紛紛向華東政府提出抗議或表示關注,不過華東政府的態度則是軟強兼施,一方麵堅稱進攻租界的合理;一方麵也表示會保證各國在租界的利益,由其是對德國、美國,外事委在私下裏和兩國的領事進行了單獨的會談,而且外事委員李三傑還和徳國軍事觀察團團長海因裏希親王進行了單獨的會唔,就租界問題進行了溝通。畢竟由於戰爭原因,日俄二國在青島的領事館早就關閉了,而英法兩國的外交人員也在幾天前歸國,因此現在的中立國家中,隻有德國、美國才是有份量的大國,隻要把德國、美國擺平,其他的國家也就無關緊要了。

雖然德國在公共租界工部局裏有1個固定的董事席位,但在上海租界的利益並不多,而華東政府承諾,不僅可以繼續保證德國在上海的利益,並且可以將一部份英法日俄四國在上海的利益轉讓給德國,海因裏希親王對這個結果也十分滿意,雖然現在德國對戰爭結局的判斷還是偏向於英法聯軍,因此到未必敢收英法兩國在租界的資產,但對日本、俄國到沒有什麼顧忌,日本當然重來沒有被德國放在眼裏,而俄國先後被日本、華東政府擊敗,被逐出了東北三省之後,也不足為懼了。盡管日本、俄國在上海的利益也不多,但在德國看來也不算少了。

不過相對於容易滿足的德國,美國就不是那麼好打發了,畢竟美國在租界的利益是僅次於英法兩國的,而且美國在公共租界工部局裏有1-2個固定的董事席位,因此有較大的發言權,華東政府收回租界,對美國的利益確實有一定的損害,盡管華東政府提出會將英法兩國在租界的一部份利益轉讓給美國,但在戰爭未有明顯結局之前,這個建議更像是一個空頭支票,實際意義並不大。而日本、俄國的那點利益,美國還真看不上眼。但美國領事也沒有輕易的拒絕華東政府的建議,隻是表示會向美國國內報告,由國內決定。

對華東政府進攻租界的行動,英法兩國的反應自然是由為激烈,因為英法兩國無疑是損失最大的一方,因此兩國的國會裏也是群情激昂,紛紛要求國家嚴厲的報複華東政府。甚致還有人大叫要對華東政府宣戰,好在是有人提醒,國家己經宣戰了,才沒有鬧出大笑話來。

但兩國的政治精英們冷靜下來之後才發現,至少在4-5個月的時間內,英法兩國都沒有什麼有效的辦法反製華東政府。因為現在兩國正在內組建聯合軍隊而進行著的博奕。

盡管兩國己經就聯合出兵達成了共識,但還有諸的細節還需要進行協商,但兩國都希望自己能夠用最小的代價,收獲到最大的利益,首先就是聯合軍隊的司令官人選,因為那一國得到這個職位,無疑將有更大的發言權,英國認為這次遠跨重洋,當然是以海軍為主,英國自然是獲得司令官的職位;但法國認為軍艦沒有裝輪子,最終的戰鬥還是要在陸上解決,另外還要指揮日、俄兩國的軍隊作戰,法國應是當仁不讓;而海軍雖然是以英國為主,英國要求法國至少要出動一個戰列艦分隊,一個裝甲巡洋艦分隊;而陸軍方麵則是以法國為主力,但法國也要求英國出動一個整編陸軍師,但英國隻要出一個團,去要求法國出3個師。

除此之後,還有軍費的分攤,中途停靠的港口,戰後的利益分配等等,雙方都希望讓對方多出血,而自已少吃虧,因此自然就要進行激烈的討價還價。但兩國都沒有想到華東政府會主動出手。

但華東政府進攻租界的行動,將還在爭吵中的兩國驚醒,英國、法國才意識到,華東政府可不會給英法兩國從容準備的時間,而且英國、法國在中國的利益太多,可不至上海一地,現在則全部都在華東政府的威脅之下,甚致還可以擴到東南亞地區,目前基本都沒有能和華東政府抗衡的軍事力量。

不過英國、法國畢竟是現代國家,發現問題之後就立刻著手改進,經過了緊急的協商之後,兩國迅速的達成了4項決議:1兩國必須在一周內協商好出兵的各項事宜,並再用1周的時間準備,2周以後,聯合艦隊必須出發;2組織兩國在東南亞的軍艦、軍隊,組成聯軍,如果華東政府要對兩國在東南亞的殖民地用兵,至少能夠抵當一陣;3力爭多拉隴其他國家加入由兩國主導的對付華東政府的聯軍,擴大聯軍的聲勢,並分擔兩國的負擔;4想盡一切辦法給華東政府施加壓力,讓華東政府的行動有所顧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