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9章 聯合遠東遠征軍(下)(1 / 2)

遠征軍的海軍組成一支包括有24艘戰列艦,作戰軍艦超過90艘,加上輔助艦船,共計超過150艘各型艦船,人數達3.7萬餘人的龐大艦隊。而且英法兩國在遠東地區也還駐有強大的海軍,僅是英國就在遠東地區布置了8艘戰列艦,如果遠征軍到達遠東之後,將遠東的艦隊也納入其中,那麼僅是戰列艦的數量就達到今人恐怖的32艘。

而相比於海軍,遠征軍的陸軍就要顯得寒酸多了,由於距離實在太遠,因此遠征軍的陸軍不可能有太大的規模。法國自然是陸軍的主力,共計出動2個師、一個炮兵團、一個騎軍團;而英國則出動了2個團和一個騎兵營;荷蘭也派出了一個團的陸軍加入。總計軍隊為5.2萬人,戰馬5000餘匹。

同時法國還承諾,等遠征軍到達遠東地區之後,還可以在印度交趾地區征調10-12個團的兵力,而英國也可以在印度和中南半島地區征調同樣數目的兵力,荷蘭也表示,自己在爪哇地區還能征調1-2個團,這樣遠征軍在遠東地區大約可以調集22-25個團左右的兵力,人數在6-7萬。

這樣遠征軍的陸軍總計可以超過10萬,而作為一場將橫跨2.5萬公裏距離的遠征,這也確實算是一支強大的兵力了,但要和華東政府這樣的地區勢力作戰,10萬軍隊的兵力,顯然是絕對不足的。因為海軍再強大也沒有用,畢竟軍艦沒有裝輪子,無法登岸,而戰爭最終還是需要陸軍來解決。

英法兩國也不是不知道這個道理,但從本土出動5萬軍隊,差不多是兩國的極限了,畢競兩國隻是打一場短頻快的戰鬥,迫使華東政府服輸退讓,而不是想和華東政府打一場全麵的持久戰。而在殖民地也征集不到再多的兵力,而且殖民地的軍隊素質較本土軍隊為差,也不可大用。不過英法兩國還有俄國、日本兩個在遠東地區存在的盟友,陸上的戰爭,其實還是要靠這兩個盟友的力量。

雖然這次遠征軍的另一個成員俄國,並沒有派遣陸軍參加,但俄國可以直接通過西伯利亞大鐵路,將陸軍運用到遠東地區參戰。由於這時俄國己得到了英法兩國的經濟援助,國內的經濟危機己經大為緩解了,而且也能夠再向遠東地區大規模的運輸軍隊、物資。俄國做出的承諾是,在遠征軍到遠東地區時,將向遠東地區派出18-20個師,總計兵力達到30萬,另外還準備了4-5個師的後備兵力。

日本也對英法兩國做出了十分極積的反應,承諾將派遣6個師加入遠征軍陸軍,並不追求遠征年陸軍的指揮權,另外還將派出12-15個師從朝鮮半島再度向遼東半島發動進攻。

得到了日俄兩國的極積響應,英國、法國也十分高興,因為這樣一來日俄兩國將出動40個師,總計超過60萬的兵力,也足可以彌補遠征軍的陸軍兵力不足的缺限,而且也讓遠征軍可以做出諸多的戰術選擇。

於是遠征軍也製定了相應的戰術計劃,在艦隊到達遠東地區之後,首先尋找人民軍海軍主力,進行海上決戰,消滅人民軍的海軍主力,取得製海權。而在取得了製海權之後,或者人民軍的海軍退守避戰,遠征軍則彙合日本的6個師,在上海登陸,占領上海以獲得立足點,並以上海和仁川為母港,對人民軍海軍進行封鎖作戰。這樣日本就可以擺脫人民軍的海上封鎖,大舉向朝鮮半島增兵,向遼東發動進攻。

而在加上6個日本師之後,遠征軍陸軍的總兵力將超過20萬,因此陸軍將以上海為基地,向山東發動進攻;再加上俄軍從北方進攻,將對華東政府形成三線夾擊之勢。同時還可以尋找機會,在旅順、天津、煙台、威海等地發動登陸作戰。

這次遠東戰爭,人民軍發動了3次登陸作戰,均取得了巨大的戰果,而作為老牌海上超級大國,英國對這種全新的作戰模式十分感興趣,因為這可以讓陸軍也充份利用,並發揮英國的海上優勢,因此在這次的戰爭中,自然也想找個機會練練手。

這幾個登陸的地點都有巨大的戰略價值,在煙台、威海登陸,可以將戰火直接燃燒到華東政府的本土山東地區,並直接威脅到華東政府的安危;而在旅順登陸,則可以配合從朝鮮半島進攻的日軍,並切斷東北人民軍的補濟線,令人民軍徹底在東北地區全麵崩盤;在天津登陸,不僅可以控製渤海灣,而且還能進而控製北京,將清廷拉上遠征軍的戰車,這樣也可以讓遠征軍在輿論、道義上占據致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