轎子微微一震,袁世凱也睜開了眼晴,隻聽轎簾外轉家人袁吉的聲音:“老爺,己絲到了。”
袁世凱道:“落轎。”
轎子落地,後麵的轎夫將轎杆抬起,袁世凱從轎中出來,這時天色剛剛微亮,甬道仍然是黑沉沉的,微暗的燈火還沒有熄滅,宮門口三依稀有4、5條人影晃動。
袁世凱走過去,隻聽有人道:“慰亭來了。”
袁世凱趕忙躬身施禮道:“王爺,您早就到了,慚愧啊。”
慶親王嗬嗬笑道:“你才從保定趕回來,晚了點也是常理,何況還沒到時候。”
這時除了張之洞之外,其他的軍機大臣瞿鴻禨、醇親王載灃、世續、那桐、鹿傳霖等,都己經到了,因此袁世凱又向其他幾人一一打招呼。不過其他人到沒有慶親王那麼客氣,對袁世凱的招呼也不過是略一點頭,醇親王載灃、那桐幹脆就沒有理袁世凱。
袁世凱也知道,這幫人都和自己不對付,也沒有在意,反正自己的禮數是盡到了,因此也隻和慶親王述話。這時7名軍機大臣分為3批,醇親王載灃、世續、那桐三名滿臣為一夥;瞿鴻禨、鹿傳霖兩位漢臣在一處;慶親王奕劻和袁世凱的滿漢組合是另一組。
正在說話之間,隻聽腳步聲響,又有一頂轎子過來,原來是張之洞來了。眾人也都過來,向張之洞招呼問候,8名軍機大臣之中,隻有張之洞一個人無黨無群,不過他是中興4大名臣中碩果僅存的一人,曆資深、威望高,在地方上又深耕多年,門生遍故,反到在軍機中保持超然,其他7人都不敢輕慢。
張之洞也對眾人一一還禮,輪到袁世凱時,張之洞笑道:“慰亭是何時回京的?”
袁世凱道:“有勞香帥過問,世凱是昨天晚上到的,回家換了朝服就來了。”
張之洞嗬嗬笑道:“如此慰亭辛苦了。”
袁世凱道:“那裏,那裏,都是為國事盡力,豈說辛苦。”
張之洞道:“還是年輕好啊。”
其實這時袁世凱都己是48歲的人了,不過在這一眾軍機大臣中,除了醇親王載灃之外,袁世凱是最年輕的一個,因此張之洞說他是年輕人,也沒有錯。
就在眾人述談之間,宮門打開,李蓮英從宮中出來,道:“各位大人都到齊了吧。”
眾人又趕忙迎了上去,慶親王壓低了聲音,道:“李總管,太後今天的心情怎麼樣?”
李蓮英搖了搖頭,低道:“還是不大好了,剛才老佛爺起身梳頭的時候,梳頭劉不知怎麼著,不順老佛爺的意了,被打了20嘴吧,各位大人今天見了老佛爺,可都要小心著伺候。”
這“梳頭劉”叫作劉德盛,是皇宮裏專為慈禧梳頭的太監,己伺候慈禧梳頭十幾年了,不僅頭梳得好,而且還很會講笑話,每次都是一邊梳頭,一邊說笑,慈禧很愛聽他講笑話,對他也頗為信任,甚致將自己貼身的宮女榮兒賜給梳頭劉將老婆,想不到今天連梳頭劉都挨了打,可見慈禧的心情有多差。
本來前段時間慈禧的心情還很不錯的,因為左右的人都說英法遠征軍一到,華東政府就會灰飛煙滅,慈禧當然是高興,她到並不擔心英法遠征軍打敗了華東政府會對清廷不利,洋人隻是要錢,要地,做生意,但不會動搖朝廷的根基,但華東政府是要朝廷的命,可以說遠征軍到來,是清廷續命的唯一機會了。
那知英法遠征軍竟然被華東政府打敗了,收到這個消息的時候,慈禧當場就氣得將自己最心愛的一個玉瓷杯給摔碎,然後一連三天,都不想聽到華東政府的消息。
但問題是華東政府隨後發表【七日談】的係列文章,對清廷大加攻擊,也將清廷徹底推上了風口浪尖上,而慈禧再裝鴕鳥也裝不下去了,隻能強打起精神來理事,但連日以來收到的都是壞消息,由其是華東政府正式公開提出推翻清廷,慈禧的心情當然不會好到那裏去,她的心情一差,宮裏的太監宮女們就跟著倒黴,隻要是運氣不好,觸到了慈禧的反射弧上,輕則是一頓嘴吧板子,重則被活活打死,在這幾天裏,宮裏己被打死了4名太監、3名宮女,挨板子超過50人,被打嘴吧的有100餘人。
現在宮裏的太監宮女們就像驚弓之鳥一樣,時時刻刻提心吊膽,走路都要墊著腳,生怕不知什麼事情觸惱了慈禧,而且能夠不到慈禧的麵前去伺候的,也盡量不要去,但慈禧麵前總是要人伺候的,因此每次到慈禧麵前就如同趕赴刑場一樣,戰戰兢兢,如果伺候完回來,就如劫後餘生一樣慶幸。整個皇宮裏的氣氛都極為緊張,不少人都快要被逼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