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鹹豐駕崩(上)(2 / 3)

偏巧這時外頭走廊上,大阿哥正追著一對蝴蝶,蹦蹦跳跳的跑來了。這禦書房可比不得旁的地兒,斷不敢胡鬧的。諳達張文亮嚇得要死,在後頭緊追,不成想那蝴蝶繞過門楣,徑直飛到書房裏邊來了。大阿哥也不及多想,一頭跟著鑽了進去,張文亮嚇得魂不附體,險些尿了褲子。

這載淳調皮歸調皮,但從小就十分的聰明伶俐,一見鹹豐,立刻收斂了頑態,撩衣袍跪倒,親親熱熱的叫了一聲:“皇阿瑪!”鹹豐一瞧見他乖巧的模樣,反倒覺得鬱悶的心情頓時輕鬆了不少,因此不但沒有責備,反而把他攬在懷裏,摟著說了會話。侯在門口的張文亮,這時才算是擦了把冷汗。稍稍地放了心。

大阿哥今年已經六歲了,是該入學的年齡。鹹豐打發走了載淳,倒想起了這個要緊的事,便去跟皇後商議。早在去年他就已經降了一道“大臣擇保儒臣堪膺授讀之任者”的旨,甄選上來的飽儒,其中有一位是放在河南學政任上的上書房老人李鴻藻。醇王、鍾王、孚王都跟他讀過書。況且他又是翰林地底子,論人品才具,都給鹹豐留下了不錯的印象。

商量了一回,鹹豐、皇後兩人都覺得李鴻藻堪當大任,於是就這麼定下來了。照規矩入學的儀式,要由欽天監來定日子開書房,並且還要擇選人照料書房。考量了一番,覺得這個差事還是交給禦前大臣景壽最合適。

景壽迎娶的宣宗第六女壽恩固倫公主。是皇帝的姐夫,宮中都稱他“六額駙”,秉性沉默寡言,不喜是非,由他以懿親之尊,坐鎮書房,既不會無端幹預師

權,又可叫大阿哥心生忌憚,不敢淘氣,是個很適當

照規矩。大阿哥典學,上書房裏應該找兩個伴讀的人。從年齡、身份來說,惇王地老二載漪,恭王的老大載澂,可以給大阿哥伴讀,可惜現在都在北京城裏。無奈隻好等秋後回鑾再行定奪。

鹹豐辦起這事來。異常的來了精神,效率極高,當即命人傳來肅順跟景壽。先下了道旨,宣李鴻藻火速到承德任,然後再安排了細節,擬旨昭告天下。皇後在一旁瞧著鹹豐為了兒子忙前忙後的,心裏不知怎麼就隱隱有了種不詳的感覺,倒覺得他像是在急著安排後事一樣。

想到這裏。自己先嚇了一跳,但隨即又好一陣擔心難過。多事之秋,如果丈夫真的歸天,那麼剩下這些孤兒寡母的該麵對怎樣一個不堪的局麵?

數天之後。李鴻藻星夜兼馳,趕到了承德行宮。入學的一應準備工作都已就緒,典學前一天,鹹豐特意召見李鴻藻,親自又考察了一回,很是滿意。第二天一早請過安之後,載淳便由張文亮引著到上書房。景壽早已精神抖擻,接著之後,先是頌旨,然後安排了師徒見禮。照規矩皇子拜師,也要行叩拜大禮,但李鴻藻說什麼也不敢受,隻是偏著身受了個揖。

清朝皇子在上書房讀書,功課是先拉弓,再讀清書,然後讀漢書。不一會弓拉完了,大阿哥回書房讀清書,這是由景壽親自教授。這些都忙完了,李鴻藻才正式開始開蒙第一課,寫下“天下太平”四個字,然後讀《大學》四句:“大學之道,在明德,在新民,在止於至善。”李鴻藻教大阿哥自己用朱筆點斷,讀了十來遍,便已能琅琅上口。

下午放學,鹹豐已經是一天幾遍的來使人過問。聽說大阿哥表現甚佳,還覺得不放心,又傳過景壽詳細詢問了課堂上地每一個細節。欣喜之下,傳了升平署的伶官,晚上在攢花閣聽戲,一直鬧到戌時前後。

人逢喜事,精神也爽利了不少,安寢之前倒難得的覺著餓了。傳禦膳房進了碗碧粳雞汁粥,又吃了小半籠的八珍灌湯包子。不成想這天夜裏,久虛的胃腸承不得這油膩,竟害起了肚子,兩個時辰不到,拉了七八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