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章 民主共和(上)(1 / 2)

這樣做,隻怕不合適吧!”在一片沉悶的氣氛中,李特有的緩慢而沉穩的聲音說道,“蛇無頭不行,鳥無頭不飛,這是自古以來定下的規矩。如果沒有了這個規矩,那麼地方上不都成了一盤散沙了麼?季高兄所說的所謂總統,權利便不好規範,至於憲法也好,議會內閣也罷,這種華而不實的東西,頂多是扯皮罷了。凡遇大政,你一言我一語的,到底聽誰的?這豈不是要亂套麼?所有人都來說三道四,我看我們這些個老家夥,倒不如趁早下台算了。”

這話中意思,很顯然是擔心這種共和製度,最終會影響到自己一班大佬手中權利的穩固。但是蕭然在一旁玩味的看了他一眼,心裏麵卻是明明白白,李鴻章是要趁此時機抓權,依然在做著皇帝的美夢。曆史上的李鴻章,也是直到許多年後才周遊西方列國,開拓了視野,才開始接受並推崇西方的資本主義製度,而此時的他,看來還遠沒有認清形勢。因此也不說破,隻是靜靜的等著聽他下文。

頓了一頓,李鴻章用目光逐一掃過各位督撫,道:“國家大政豈可兒戲,這又是憲法又是議會,花樣雖多,卻嫌鬆散。少以為,還是如從前就好,帝王綱常豈可輕廢?所以當務之急,是推舉出一位大夥都能欽服的有道明君來,才是正理。”

眾人立刻緊張了起來,你看我我看你,心裏的算盤劈裏啪啦敲的飛快。駱秉章更是連身子都欠離了座位,眼珠子瞪得溜圓,心說你李鴻章要是敢玩什麼毛遂自薦。也先要自己個兒掂量掂量,看咱們能不能答應!

因為目下清廷定都就在江寧,在李鴻章的地盤上,所以各方督撫最忌諱的一個人,就是李鴻章。如果換上原來曾國藩在地時候,那是無可爭議的大佬,是馬首,而現在的李鴻章,剛剛脫離曾國藩的羽翼未久,很顯然還不具備這樣的實力跟威望。事實上這也是最讓蕭然頭疼的一件事。現在的江南,督撫並起,唯獨缺這麼一位可以讓眾人心悅誠服的領袖。

蕭然眼看這氣氛不對,哈哈一笑,站起身道:“我說諸位大人,千秋大計,也不急在一時,這樣吧,左公、李公,兩個人的意見都擺出來了。各位先都仔細的斟酌斟酌,深思熟慮。咱們來日再議,如何?”

勞崇光連忙道:“甚好,甚好!正該如此!”

眾人附和,當即散會,各回驛館或官邸。李鴻章故意拖在最後,等眾人都走後,對蕭然道:“蕭老弟,為何如此?方才我正要舉薦你,以老弟你地見識眼光,文治武功。正堪當此大任!你放心,無論別人答應不答應,我李少必一力保你,早登大位!寸心於此。老弟可莫辜負了我這一片赤誠啊!”

蕭然心說靠,你這番話蒙誰都成,唯獨甭想糊弄我。你的心思,連你後半輩子的所作所為,我可都知道的一清二楚!你丫擺明了是要坑我,先撫我上位,轉移其他督撫的注意力,然後再借著太監之名,挑起清議。到那個時候,我下了台,大權自然收入你的手中,***,這不是火中取栗是什麼?

要知道在中國,幾千年封建思想已經根深蒂固的沉積在人們的頭腦中,太監本來就為人所看不起。雖說漢高祖劉邦亭長小吏、明太祖朱元璋光屁股放牛,可是總歸人家是一布衣白身,也沒有低賤為人所不齒的地步啊!這就好比古時候的樂籍女子,終生、甚至後代都不準脫籍,不能參加科舉,也不允許換職業。太監也是一樣,一天做太監,就一輩子都背著這個名兒,想摘掉這個帽子,那可太難了!當然,像李鴻章這些個大佬,都是統率一方水土,如果硬要替他正名地話,花上大把的力氣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地,隻是李鴻章這個家夥,曆史上連慈禧老佛爺的飯碗都惦記著要搶,會真心來保我蕭然?開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