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征討叛苗(一)(1 / 2)

金旋中軍到達,聞得趙雲大勝一場,擒得刀峰五弟刀嵐,重賞前鋒諸將。命眾人設祭,斬下刀嵐人頭作為供品,祝融夫人、水融夫人帶孝致祭。

祭畢,金旋命趙雲領兵先行,因為趙雲兵力單薄,撥黃忠部將曹仁、周泰兩將四萬士兵往助。此時北苗王親兵沙弟,察看可屯兵交戰之處,回來畫成一圖,名曰《平苗指掌圖》。金旋大喜,重賞沙弟,命為北苗親兵將領。

刀峰聽聞五弟身亡,所部一萬兵全軍覆滅,大哭一場,知道自家士兵非金旋大軍對手。收三路軍回撤,重兵屯於南苗險峻之處。

金旋提兵大進,深入北苗之境。因祝融夫人曾在北苗統領兵馬,又為北苗王公主,北苗各寨守將,祝融夫人一到,獻關出降者無數。北苗王寨守將乃刀峰親信,堅守不降,祝融夫人命北苗王親兵潛入寨中,聯絡舊部,擒下刀峰親信,接大軍入寨。

北苗王寨既得,祝融夫人修書,命北苗王親兵分送各寨,命各寨到北苗王寨投降。各寨見金旋大軍兵力雄厚,又向來畏服北苗王,見祝融夫人書,紛紛到北苗王寨投降。刀峰親信本多,見大勢已去,人心向歸,也有許多投降者。少數頑固不化者,趙雲、祝融夫人率軍攻打。兩軍交戰,北苗士兵見祝融夫人到來,紛紛倒戈。

未及一月,北苗全境皆平。北苗王子弟,前被刀峰伏擊皆亡。金旋封祝融夫人為苗王,因祝融夫人隨軍出征,命北苗各長老集體處理北苗事務。

刀峰聽知金旋大軍已取北苗全境,遂聚眾人商議。刀峰道:“今金旋親領大軍來攻,不得不並力敵之。然金旋兵眾,我等恐非對手。”刀嶠道:“兄長勿憂,舅父安西大王,離此處三百裏路,彼處有大軍三十萬,弟即趕去求救。”刀峰準備重禮,讓刀嶠速請救兵,命孟休、孟鐵率本部軍護送。自率苗軍七萬聚於關隘。

趙雲、祝融夫人率前鋒趕到,祝融夫人到關下挑戰。刀峰在關上觀望,回顧左右苗將道:“人每說金旋善能用兵;今觀此陣,旌旗雜亂,隊伍交錯,刀槍器械,也是平常,始知前日之言謬也。今祝融夫人所部兵少,我軍可出戰,以振軍威。”集關中重兵出戰。

兩陣對圓,祝融夫人出馬橫刀。刀峰四弟刀崗使一口截頭大刀,騎一匹黃驃馬,來取祝融夫人。二將交鋒,戰不數合,祝融夫人便走。刀峰驅兵大進,迤邐追趕。刀峰正追殺之間,又逢一軍攔路,卻是張任引本部軍,攔下刀鋒所部。刀崗複揮刀殺上,未幾合,張任也走。刀峰見此,哈哈大笑,統軍往追,忽然喊聲大起,左有趙雲,右有曹休,兩路兵殺出,截斷歸路。祝融夫人、張任引兵殺回。前後夾攻,南苗兵大敗。刀峰引部將死戰得脫,望關隘而逃。背後四將率部兵追殺將來。

眼見就到關隘,刀峰正奔走之間,前麵喊聲大起,一彪軍攔住:為首大將乃大將曹仁。刀峰見了大驚,慌忙奔關隘而走。曹仁衝殺一陣,南苗兵大敗,死者無數。刀峰與諸弟拋下步兵,逃到關下。卻見關上突樹起旗幟無數,卻換上金旋軍旗,城門大開,一員大將率兵殺出,大將周泰率所部殺出。刀峰四弟刀崗,今日連敗祝融夫人、張任兩將,氣勢洶洶,揮刀迎擊,不覺有些輕敵,卻被周泰奮起神勇,一槍刺於馬下。刀崗死時方想明白,祝融夫人、張任等將,原來卻是詐敗。

刀峰看見,不由心驚,見關隘已失,與三弟率數百騎奔入山穀小路而逃。背後追兵至近,前麵路狹,馬不能行,刀峰等不得已棄了馬匹,爬山越嶺而逃。

卻說刀峰棄了大軍,驚慌而逃,方轉上大路,一支人馬又來,刀峰大吃一驚,回望身邊,隻餘三弟與親兵數百人,不禁黯然失色,以為此次難免。大軍行上前來,刀鋒定睛一看,卻是二弟引領舅父安西大王來此,放下心來。

時金旋大軍趕到,聞趙雲又一場大勝,不由大喜,細問作戰經過,謂眾將曰:“子龍文武雙全,為獨當一麵之才。”此戰與誘殺刀嵐之計如出一轍,但趙雲兵力較少,不能全殲南苗兵。

刀鋒請安西大王前往雄關紮寨,此關之後便是南苗王寨,地勢險峻,易守難攻,是南苗王寨的最後一道屏障。故此刀峰謂眾將務必小心,確保萬無一失。

刀鋒兵力,被趙雲兩場大敗,隻餘精兵不足五萬,駐守雄關處卻有四萬兵馬。而安西大王屬安南境內,民族不同於苗族,比苗族更為野蠻,民多以打獵為生,手中大軍三十萬雖不通戰陣,皆粗壯之士,力大矯健。

入得雄關,刀峰請安西大王上坐,刀嶠、刀峴、孟休、孟鐵等將陪同。刀峰問計諸人,孟休道:“吾等前皆為徐庶部兵,此人足智多謀,料敵機先。不可與戰,戰則中他詭計。彼大兵遠來勞苦,況天氣炎熱,彼兵豈能久住?吾等有此雄關之險,深溝高壘,看金旋大軍如何施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