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征平東倭(三)(2 / 2)

徐閣兵權在握,知道若不能有所作為,不能堅國王之心,下不能服眾。徐閣巡查兵營,檢查器械,見東倭兵器陳舊,器械不整,戰船落後,練兵方法依然沿襲秦朝舊例。集國內巧匠,授以冶煉兵器方法,打造鋒利武器。手繪器械草圖,製造新型器械,威力巨大。想法改造東倭戰船,提升戰船速度。手書練兵方法,編成《水軍訓練綱要》,竭盡所能,盡展才華。東倭軍隊短短數月間,尤如脫胎換骨,軍容煥然一新。倭王及諸位兄長不由刮目相看,對徐閣托詞天神之言,再無懷疑之心。

倭王曆練徐閣治理政務,徐閣思路清新,疑難弊案,迎忍而解。倭王見徐閣確實脫胎換骨,下定決心,違背祖製,立徐閣為儲。擔心徐閣不能信守諾言,不能歸位其兄,臨死前書密信兩封,一交於丞相河中城,一交於大將井上淳。

徐閣繼位以後,勵精圖治,平定周邊諸島,盡征其男丁入伍,擴大實力。未及半年,攻占島嶼若幹,增兵二十餘萬。徐閣實力漸增,不由雄心勃勃,欲要集兵攻打夷州,然後爭雄中原。

金旋故事傳至東倭,徐閣初時並不為意,最後得到一本《金旋詩集》,觀後不由涕笑皆非,知道金旋為穿越同行,從千年之後而來,將嶽飛、辛棄疾、李白等大家名作,拿到三國時代,驚世駭俗。

徐閣穿越前為中國人,對東倭亦無好感。但此時東倭皇族重臣,大多為純種漢人後代,言行習慣與中原基本相仿。但是倭兵暴虜,卻讓徐閣大為頭痛。倭兵祖先原為秦朝士兵,本就凶殘暴虜,後與東倭土人結合,自然品行愈低。除皇族、重臣等漢人純種後代尚習中原文化,餘眾逐漸與中原文化脫離,與當地土人文化對接,產生一種極為怪異的獨特理念。

徐閣想盡辦法引導東倭國人文化理念,但文化理念為長期沿襲而成,非一朝之功可以奏效。徐閣無奈,隻好聽而任之,嚴肅軍紀,約束士兵,除此再也無能為力。

東倭土人文化,與徐閣理念衝突頗大,徐閣欲改其陋習,見效甚微。東倭土人沿襲群婚製度,合族男女,同吃同住,同浴共床,倫理道德全無,與畜生無甚區別。漢族士兵娶一女為妻,一族眾女,皆可白日宣淫,無所避諱。故此長久以往,倭兵沾染士人習氣日重。徐閣無能為力,隻得暫且放下,眼不見心不煩,順其自然。

東倭兵馬此時征服周邊諸島,下一步侵略目標,就是中國夷州。徐閣進兵中國心理矛盾重重,中國畢竟是徐閣故鄉,統帥東倭士兵攻打中國土地,徐閣從感情上還是不易接受。

釣魚島戰事觸發以後,徐閣聞知金旋親征,好奇心起,欲要見識一下這位穿越同行,與金旋一比高低。中國雄厚實力遠出徐閣預料之外,與中國接戰幾場,東倭水軍未曾占得半分便宜,反而被中國乘機,攻克東倭三郡。

中國士兵殺戮之重,亦出徐閣意料之外。所到之處,趕盡殺絕,男丁皆絕,從無招降之事。此事讓徐閣大為氣憤,因為徐閣認為,中國是禮義之邦,理應仁愛,此般殘暴行徑,與中國大國身份,確實不符。徐閣此種想法,正是金旋所言之婦人之仁。兩國交兵,兵處險地,不殺盡而除後患,無疑是引火自焚。

東倭重兵圍困黃忠所部,倭將憤恨中國士兵屠城,建議徐閣動用火彈攻城。徐閣繼位以後,巡察東倭諸島,發現一種易燃易爆液體,但非汽油。徐閣尋思多日,召集相關人才,曆經數月研究出火彈。火彈外殼為鐵製成,將液體倒滿其中,用柔木堵緊,用於投向敵兵軍陣,液體受到撞到,頓時發生爆炸,火勢衝天,極為難熄,傷人無數,威力巨大。

因為敵軍為中國軍隊,讓徐閣左右為難,她深知火彈威力,但其內心卻又不願傷害中國士兵。東倭文武卻不知徐閣想法,中國士兵連續殺死三位王子,屠殺三郡男丁,心中憤恨,聯合上表,請求徐閣動用火彈。

黃忠所部被困多日,見東倭兵漸漸鬆懈,召眾將商議對策。最終采納張合建議,決定在夜間劫營。入夜,張飛、張合兩將率領精兵五千,巧妙繞開西門軍陣,趁黑摸入女王帥帳,黃忠等大部隊緊隨其後。東倭士兵連日勞累,又見黃忠部隊金日固守不出,防備鬆懈。張飛、張合率眾兵摸到王帳旁邊,才被徐閣親兵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