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章:征平東倭(三)(1 / 2)

兩馬相交,戰五十合,不分勝負。趙雲見徐海刀法無半點兒滲漏,佯輸拖槍詐敗,引徐海趕來。徐海不知有詐,拍馬趕來,趙雲勒轉馬頭,借助馬力,一陣疾風頓起,不及徐海反應過來,長槍已穿胸而透。此乃趙雲絕技回馬槍。

東倭四郡已下其三,黃忠所部三十萬兵馬,卻在東升郡逢徐閣所率主力圍困,情況危急。

金旋聞東倭四郡已下其三,心中甚喜。黃忠所部三十萬大軍卻被東倭重兵圍困於東升郡,金旋與關羽、郭嘉等率大軍三十萬急赴東天郡,欲與周瑜合兵後,調兵遣將,解黃忠部危急,全殲東倭主力。

中國軍艦行駛平穩,金旋在船上與關羽、郭嘉等商討戰事,定下戰略。使周瑜所部水師主力,乘東倭重兵圍困黃忠所部之時,千萬百計焚燒東倭兵船。東倭兵船尤如昔年北胡士兵跨下戰馬,一旦失去兵船,東倭七十餘萬水軍頓失機動能力,隻能呆在東升郡,對夷州、新下東倭三郡俱失去威脅。中國大軍則可以從容調兵遣將,在東升島與東倭軍隊決戰。

此時戰局已趨明晰,金旋緊張心理暫緩。畢竟穿越來此之人,並非都擁有金旋如今的強大實力。徐閣此人,雖然是能力出眾,才華橫溢,但穿越到此時日短淺,基業不堅,雖會給金旋帶來諸多阻力,尚不能給金旋毀滅性打擊。

再說東升郡戰況,黃忠、徐庶、張飛、張合等,統三十萬兵馬,前去攻打東升郡。東升郡城守軍主將為東倭國丞相河中城,此人頗有謀略,在朝時日最長,國內威信很高。

河中城聽聞黃忠所部來攻,知道以本郡六萬軍士之力,恐怕難保城池。命人報急徐閣,同時打開甲庫,發動全城百姓保衛郡城。

黃忠大軍在東升郡城下紮住大營,也不著急攻城,會齊眾將,觀看東升郡地形。東升郡為東倭王都,牆高城堅,非其餘三郡可比。一條天然河流,繞城而過,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攻城器械亦難靠前。

東升郡城東邊有一舊城,此城原為東升郡城,因為東倭的某代國王,迷信風水,遷都新城。舊城麵積雖小,然而城廓完好。

徐庶等圍繞舊城轉了一圈,見舊城防守薄弱,命張合所部攻打舊城。舊城守軍隻有三千餘人,未及半個時辰,舊城攻下,張合所部盡屠城中男丁。

黃忠見舊城已下,與徐庶商議,遷大軍於舊城駐紮。每日遣將輪流攻打郡城,其間也曾集兵強攻幾次,城中軍民齊心協力,眾將無可奈何。

此時徐閣大軍主力返回,見東升郡城保全,大喜過望,重賞守城士兵。此時徐閣兵多勢大,戰局優劣轉換。徐閣盡遣大軍,圍住舊城四門,欲要集兵擊敗黃忠所部,為死難百姓報仇。

徐閣帶兵挑戰,黃忠命張飛、張合、文醜、徐晃出城應戰。四將皆武藝高超,東倭諸將莫有能抵擋者。徐閣見黃忠所部諸將皆神勇難敵,命倭兵在舊城四門排起困守陣,其陣類似金旋車陣,亦是難破。黃忠命張飛、徐晃兩將率軍突擊,未能奏效,反而損折不少士兵。

黃忠估計金旋援兵已在半途,與徐庶相商,暫不突圍,固守不戰,吸引東倭主力。諸將身在險境,都抖擻精神,認真巡查。徐閣幾次偷襲,皆為守兵發現,未能成功。於是兩軍攻守相持多日,未見勝負。

徐閣心頭此時卻是波瀾起伏。徐閣穿越之前是青島一名白領工程師,一次意外車禍,鬼使神差穿越到東倭。幸虧借公主軀體還魂,身體尊貴。此時東倭語言與中國古代語言無異,雖帶點西北土音,卻也能夠聽懂。

徐閣與金旋一樣,初時不知所措,適應以後不由野心勃勃。東倭國王立儲之時,徐閣思起太平天國東王故事,假借天神蠱惑倭王。倭王三子一女,對徐閣向來寵愛。見愛女如此,半信半疑。

古代之人,因科技落後,崇信鬼神之說。倭王因見徐閣病好之後,語言殊異,行事決斷,心中已有幾分相信。但是東倭立國以來,向無立女儲先例,心中猶豫不決。

徐閣見倭王猶豫,知道以女兒身接掌東倭王位,阻礙重重。又對倭王言道:“大難將臨,女兒如不接位,國家權力分散,不能同心抗敵。女兒繼承王位,非圖富貴,為解國家大難,拯救合國百姓。快則三年,遲則五年,國難過後,必定擇兄長之一,還彼大位。父王可書密詔,分置朝中重臣,五年內若未還位兄長,諸臣可朝議廢掉女兒王位。”

倭王聞言,疑慮漸減。問道徐閣疑難事務,試探其理政能力,徐閣思路清奇,才華勝過其兄多矣。徐閣為心思謹密之人,知道欲成大事,必須搶奪東倭兵權。以訓練精兵為名,謀取東倭兵馬元帥職務,將東倭兵權握在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