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南政權與中國中央集權的製度相比,明顯落後。其組織架構基本等同於中國遠古時黃帝的部落聯盟製度。一國之中有四大部落,中國稱之為安南大王、安東大王、安北大王、安西大王。其中實力最強者是安南大王,所以中國稱其國名為安南國。
四大部落之下又有無數大小部落,各部落各劃分區域,平時內部也常因勢力範圍,互相發生爭鬥。但對外發動戰爭時,安南諸部落皆能守望相助。因此雖然毗鄰中國、天竺兩個強國,卻能稱霸西南。
黃忠兵團接到金旋命令後,馬上召集眾將,分派任務,做好出征前的各項準備。軍醫忙著配置各種避暑藥品,軍械處準備輕甲。
安南士兵因天氣炎熱,甚少披甲,隻有少數將領配置皮甲。安南士兵擅於山地作戰,因整日遊獵山林,因此皆奔走如飛,又有地利之勢。中國軍隊雖然精銳,但深入其腹地作戰,卻是要做好諸多準備。
苗兵作為向導,早將地形並各部落屯兵情況,繪製成圖。徐庶命將圖複製若幹份,除送於關羽兵團、周瑜兵團外,各軍團主要將領人手一份。
各項工作準備完結,黃忠、徐庶大會群將,研究出兵路線。諸事分派完畢,各將分頭回去準備,大軍出雲南東郡,攻擊安西大王王寨。
為避免為安西大王蠻兵伏擊,黃忠命趙雲軍團為先鋒,率文欽、曹休、張任等將共十萬兵馬,繞開森林,遇山開道,遇水架橋,先行開路。
黃忠、徐庶率太史慈軍團、張合軍團、張飛軍團為中軍,共四十萬大軍緊隨趙雲軍團之後。張遼軍團共十萬兵馬,負責合後,保護糧草,護住退路。
安西大王上次於雲南東郡大敗,士兵大都被中國軍隊圍殲。回到部落後命所屬各部落盡起男丁,得士兵三十萬。安西大王聞黃忠大軍來攻,忙召集屬下各部落集兵防守,又派人赴安南大王處告急,請急派援軍。
越幾日,各部落士兵皆到,於安西王寨集結。安南大王援兵三十萬也正星夜趕來救援。安西大王被中國大軍嚇破了膽子,心裏正忐忑不安,聞安南大王派來援軍,才鬆了一口氣。
安南國國內,無郡城之說,部落首領之寨,也甚為簡陋。安南援軍趕到安西王寨,六十萬大軍卻是無法容納。安西大王請安南將領車乃其在王寨南側立營,相互支援。
趙雲大軍趕到,在王寨十裏處紮下大營,靜候黃忠中軍前來。
安西大王聞中國軍隊先鋒已到,忙請車乃其商議。車乃其是安南大王手下有名勇將,聞趙雲兵少,不以為然,欲待率兵趁趙雲初到,大殺一場。
安西大王吃盡黃忠大軍苦頭,見車乃其躊躇滿誌,不好多言。兩軍出兵四十萬,殺奔趙雲營寨而來。
趙雲部將文欽、曹休、張任見敵兵眾多,皆建議趙雲堅守營寨,待黃忠大軍趕到,再去爭戰。趙雲不然,謂眾將曰:“吾隨聖上日久,身經百戰。今大軍初到安南,堅守不戰,墜中國軍威風,長蠻兵誌氣。今吾欲以少擊多,眾將不畏死者可隨我出戰。”
三將見趙雲決斷,為其所感,皆言死命相隨。趙雲命張任率二萬軍守營,對張任說:“汝堅守營寨,多備器械,以為準備。”與文欽、曹休率八萬士兵出營列陣迎敵。
安西大王與車乃其合兵一處,往趙雲營地殺來,見趙雲排好兵陣,兩將亦命士兵排陣相迎。兩軍對圓,射住陣角。趙雲提槍策馬走到陣前,大喊道:“諸蠻誰敢與我決一死戰。”大呼三聲,蠻兵為趙雲威勢所駭,無敢請命出戰者。
車乃其大怒,欲待提刀出戰,身後部將容烈,拍馬舞刀來迎趙雲。剛至趙雲眼前,未及答話,趙雲鋼槍疾刺,一合挑容烈下馬。蠻將焦剛向與容烈交好,見容烈被趙雲刺死,不由大怒,提開山大斧殺上前來,兩將也不答話,你來我往,交鋒未及五個回合,趙雲借蕩開斧頭之際,將槍一順,不待焦剛招架,刺入焦剛心窩。
車乃其見趙雲勇猛,不敢徑去對敵,揮軍殺上。與趙雲所部殺到一塊。安西大王見車乃其所部攻擊趙雲中軍,卻兵分兩路將曹休、文欽兩部困於核心。
趙雲所部均排起車陣,奮力抵住兩路大軍進攻。蠻兵雖眾,但趙雲所部均百戰之兵,武器精良、又有先進器械為輔,抵住蠻兵攻擊。此時車乃其見趙雲所部防守嚴密,攻打不進。見左翼曹休所部兵少,分兵往助,與安西大王部兵合力攻擊,曹休甚為危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