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北伐(1 / 3)

趙曦假裝看不到戶部尚書彭毅那幅快要死了爹媽的表情, 看著智能電視問道:“你們對燈泡的研究如何了?”

領頭教授麵上生出自得的笑容,極盡愉悅地道:“進展很是順利。”

蜀州擁有好幾年的玻璃製造經驗,他們的玻璃製造工藝已逐漸完善, 製造出燈泡的玻璃罩不是難事。而那可以通電的鎢絲更是仙人們直接告訴他們的,根本需不著他們一個個材料的去試。

聽說仙界有一仙家名為愛迪生,為發現鎢絲試了六千多種材料,而他們不用去尋找。

他們電學實驗組下麵有個專門的燈泡小組, 配合研製出了一些小燈泡,很是不錯。

趙曦他們頻頻點頭,雖說現如今哪怕電燈臨世, 也就世家豪紳用得上, 普通老百姓定然還是用不起的, 但時代在發展,再過十數年後,當電力廣泛使用又價格下降, 普通老百姓也可能用得上的。

主管教育部門的陳衡看得無限感慨道:“教育果真是根本啊。”

若非仙人們曾經在蜀州力排眾難興辦教育, 又不斷撥出經費支持科研,哪裏來得這些?教育是根本無錯!

什麼都能省,但下一代的教育不能省。

“若是每個孩童都能參加義務教育就好了。”

義務教育是陳衡早年在仙境書中看到的, 無論性別學齡兒童都得入學堂進行九年義務教育,這是寫進法律之中的條列。

現如今他們大明, 特別是蜀州三州孩童入學率極高, 許多父母省吃儉用都要供養孩子入學。但依舊有不少的孩童因各種原因而無法讀書,一輩子是個文盲,哪怕入工廠也是做力氣活兒的。

陳衡感慨著,就發現彭毅用一種幾近幽怨的眼神盯著他。

嗬嗬你們嘴皮子上下一碰,不知道他們戶部為了錢跑斷腿嗎?

還義務教育?哪裏來這麼多錢?!

聽到這兒, 趙曦的好心情消散了些,她斂斂唇道:“慢慢來吧。”

趙曦心裏門兒清,依照他們大明如今的國力想要實行義務教育,哪怕僅僅隻是三四年的義務教育都是無法達到的,無論是錢還是師資都不夠。

這是一條任重而道遠的路。

先讓老百姓吃得飽飯,褲包裏有錢過活了,普通老百姓才會慢慢開始考慮教育的事情。

結束了視頻電話,趙曦就再也無視掉不了戶部尚書彭毅那雙恨不得刻滿銅板的猩紅眼睛,一張臉寫滿了他要錢。

辦什麼事兒都要錢,他這個戶部尚書又不能憑空變出錢來。女帝陛下你就說怎麼辦吧。

通常古代朝廷沒錢了,一般就是找老百姓要錢。

“加賦稅?”在場有臣子皺眉道,“這怕是行不通吧。”

女帝於去年四月二十八日繼位,如今也不過剛剛一年而已,新朝初建一直慣行著休養生息政策,他們堅守淮河以南死守長江天塹,一直在減輕賦稅,太上皇和太後也一直在調動百姓耕種養殖。貿然加賦稅顯然行不通。

可是沒錢就是不行。

趙曦笑道:“其實想要賺錢不定隻靠著老百姓那點微薄的農業稅。”

時代帶來的局限性,哪怕在場的大臣都是天下選出來的英才也聽得頗為迷茫。

趙旭插嘴,語氣有些神秘道:“其實有個國家永不收老百姓的農業稅。”

李相脫口道:“這怎麼可能!”

在場大臣紛紛附和,眼神懷疑。

不靠老百姓繳納賦稅,如何供養皇室?如何供養整個朝廷?

趙曦和趙旭對視一眼,相視一笑。

趙曦先前也不知農業稅的,還是聽父親趙誌民提起才知道,他們這些農民種田都不再交稅了。

彭毅更是直接起身,“還請陛下詳解!”

他們想征收老百姓的稅收嗎?天啟朝怎麼亡的?日益加重的賦稅就是其中之一!老百姓一年到頭本就隻有那點糧食,被地主剝削又被朝廷拿走,壓根活不下去了,能不起義造反嗎?

好在現在太上皇和太後帶著農科院和畜牧養殖院在大力搞推廣,江南本就土地肥沃,這一年來江南各州郡糧食產量空前提前,紅薯土豆水稻玉米麥子處處高產,老百姓能吃頓飽飯了,但不收稅簡直想都不敢想。

趙曦平日裏除去處理奏疏政務,最大的愛好就是看書,到了這個位置才知讀書的妙用,了解得多了想要答上彭毅的問題就不難了。

“因為那個地方取消了農業稅,不會動搖國本。”

這讓眾臣愈發迷茫,這怎麼可能?

趙曦:“依靠工商稅,就是商稅。”

“陛下的意思是要提高商稅?”彭毅皺眉問道。士農工商,商人排在最末未,他們也確實繳納著不低的賦稅,不好再漲了吧?

趙曦:“可如果他們能賺更多呢?”

眾人若有所思,趙曦笑起來:“我預備打開海上貿易,再組建海軍下西洋。”趙曦沒有說“朕”的習慣,大臣們也習慣了這位仙女女帝不在乎這些虛禮。

天啟朝已有海上絲綢之路,在嶺南的某大型港口處就彙集了高達三十萬的外國商人,他們在那裏進行貨物的交易販賣,天啟朝如今的大明的茶葉、瓷器、絲綢等等物品都是他們極為鍾愛的。

國家想要富有,依靠農民那些微薄的糧食賦稅是不可能的!

趙曦笑得意味深長:“咱們大明擁有的還不僅僅是茶葉瓷器之類。”

“對,琉璃!”禮部尚書脫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