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大婚(1 / 2)

禮部尚書徐廣陷入了深深的迷茫之中, 他自詡精通禮製,對朝中各種禮儀祭祀手到擒來,如今他卻無從下手。

自古以來就沒有女帝, 他也從未主辦過女帝與王夫的大婚儀式。

“大人,按下官說,就按照以往皇帝大婚來操持吧?反正下官聽聞睿王原先就有意當陛下一家的女婿來著。”一旁有屬官提議道。

王師得勝南歸,女帝陛下大悅, 大肆封賞。

按照前朝的國製是不封外姓王的,但蕭將軍到底要和女帝大婚,便被封為了睿王。朝中不少舊臣心裏門兒清, 卻沒有一個會跳出來揭破。

徐廣皺眉想想道:“也隻能這麼辦了, 睿王殿下就按曆朝皇後儀製改。”

趙家不喜鋪張浪費, 趙曦已三申五令婚禮從簡,可從禮部尚書那裏接過的婚禮流程看得她頭皮發麻。

趙曦為此還特地把禮部那些人給叫了過來,誰知以徐廣為首的禮部官員拒絕得很果斷, 大明開國女帝的大婚, 事關他們大明的臉麵名聲,到時不僅是全國上下的老百姓時刻關注,還有那些番邦小國蠻夷都會來參加, 若辦小了豈不是讓那些人笑話?

不僅要辦,要大辦特辦!

蕭聽雲眉宇間都是笑:“就按禮部的安排辦吧。”

蕭聽雲絲毫不嫌麻煩, 光是裁量大婚婚服前後就進行了三次, 十分配合。

他都如此配合,趙曦也無法隻能按照禮部的規矩行事。

趙誌民和王雪琴作為趙曦的父母,在其中也發表了意見進行參考。

-

永昌四年春,大明開國女帝與王夫大婚。

大婚一共三日,次日為大婚正禮。天剛蒙蒙亮, 大婚儀式便已開始,宮中布滿紅綢吉燈。百官分列於女帝兩側,迎那睿王殿下入宮。

因趙曦身份不同,儀式與以往帝王大婚略有不同,二人接受過群臣朝拜後便去拜見父母,在禮部主持之下向太上皇和太後敬茶,改口。

一旁傳來趙旭的笑聲:“發紅包了,發紅包了。”

趙言也笑道:“誰搶到了就是誰的。”

既然是自家妹子結婚,那也得按照他們的習慣來,發些紅包熱鬧熱鬧。

在場除去宮中侍者,多是朝中大員和官眷命婦,他們扭頭看去就見女帝的兩位兄長,如今的兩位王爺腳邊兩個喜氣的紅袋,裏麵都裝著大紅的紅包。

天啟朝也是有發紅包的習俗,多是春節時長輩發給晚輩的壓歲錢。

瞧那紅包不怎麼大,紅包又是紙做成的,估摸是裝不了多少銀錢的,畢竟銅錢多大多重大家都清楚。

能夠參加女帝的大婚,有誰在乎那幾個銅板?

見兩位王爺撒紅包,他們也也十分給麵子地接了好幾個,手捏了捏紅包便有些愣住了。

“這裏頭不像是有銅板的樣子,也不像有金銀。”有人小聲嘀咕道。

在外側之人忍不住打開看了看,裏麵是一張紙。哦不這紙像是特製的,還有防偽標誌,上麵角落用數字寫著此紙價值多少,他手裏這張就值一兩銀子。

趙家他們穿越已有些年頭了,如今的大明包括已收複回來的北境多州多郡都用上了紙。

李相陶思禮幾人也接到幾個紅包,看著裏麵特製的紙幣,頓時想明白了些什麼。

如今國內商業繁榮,人人若是攜帶銅錢金銀著實不便,可紙幣就不同了,這可比那些輕便得多。

看那紙幣不像是隨意畫出來的兌換存單,而是特製的,不少大臣就明白未來的趨勢。

這個架空朝代,曆史上第一份意義上的紙幣就誕生於大明開國女帝的大婚儀式上。

這些紅包沒有哄搶,兩位王爺拋灑接到就是,權當是去討個喜氣。

-

直到圓日沉落,皓月當空,趙曦才扶著蕭聽雲的手臂,不讓宮中侍者攙扶,二人一同回到別墅的新房。

新房是大哥二哥,以及相熟的女子陸盈盈譚淑蘭她們和宮中侍者來打扮的,入目滿是紅色,就連婚床的被子與枕頭都是紅綢而製。

趙曦進屋就果斷蹬掉腳上的鞋,整個人倒在婚床上,微合著眼嘟囔道:“幸虧這兒還沒有大力推廣蒸餾酒,不然咱倆都要醉過去。”

可哪怕是喝這裏低度數的酒,喝多了趙曦還是有些醉了,麵上升起酡紅。

也虧這裏不用穿高跟鞋,否則她今日穿著高跟鞋走來走去得累死。

臥室內沒有回答,趙曦心頭詫異隻覺腳上一陣鬆快,她忙睜眼看去,蕭聽雲坐在婚床一側幫她脫鞋子,腳邊還放著一雙全新的拖鞋。

趙曦望進蕭聽雲沉沉如深海的眼眸,麵上愈熱了,她忙起身穿鞋走進屋內的更衣室,從裏麵取出兩套貼身睡衣出來,“先換了婚服吧。”

蕭聽雲問:“需要喚侍者進來麼?”

趙曦搖頭拒絕,準備自己脫掉這一身繁瑣的大婚婚服,一個人坐在床邊和婚服以及頭頂的皇冠較勁兒。

“娘子,還是我來幫你。”蕭聽雲這幾日總是帶笑的,見她快把自己頭發拔下幾根了,忙伸手阻止她有些粗暴的動作,又在她身後坐下,他細長的手指劃過如玉的脖頸,指尖卻是滾燙,驚起一片緋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