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生活困難,但他每天都堅持讓媽媽吃上一頓炒菜。劉壯通常買的菜是土豆,他要詢問多個攤位,選擇價格最便宜的買,還忘不了和攤販砍價。媽媽每個月有一些病退金,他必須精打細算,否則就要挨餓。菜炒熟了,劉壯還要哄著媽媽吃飯。做完飯,他一邊寫作業看書一邊等媽媽,媽媽一般會在七八點鍾回家,但有時很晚了還不回來,劉壯就要上街去找。吃完飯,跑累了的媽媽倒在床上就睡了,劉壯收拾完後,一個人在昏暗的燈光下寫作業。寫著寫著,不知不覺就趴在作業本上睡著了。
生活中的每一件平常的家務對一個9歲的孩子來說都是一件艱難的事。開始他不會生火,蜂窩煤爐子常常滅掉,幸虧鄰居的大嬸常來教他點火,後來他就自己點,小臉常被點火的塑料袋熏黑,炒的菜常常是糊的,煮的粥常常是夾生的……在好心的鄰居的歎息中,小劉壯一天一天長大了。
十、挨打
和自理母子生活的艱難相比,更嚴重的壓力是媽媽的病,媽媽已變得沒有清醒的時候,最好的時候就是劉壯寫作業看書時,她坐在旁邊不說話。更多的時候她沒來由地憤怒地咒罵,砸東西,劉壯剛做好的飯菜被她端到院子裏潑掉,劉壯隻好再重新捅火重新做飯。
去年春節,遠在張家口的表姐來看他們母子,給他們帶來了一台舊電視機,劉壯的生活裏有了難得的歡樂,他上課的時候都想著這台給他生活帶來色彩的電視,沒想到,過了沒幾天,媽媽犯起病來,給砸了個稀巴爛。
有時,媽媽發作得嚴重的時候,就打劉壯,劉壯就得趕緊跑,跑不及,媽媽就會打他的頭。他跑時還得把書包抱上,媽媽還會撕扯他的書本,看著被媽媽扯爛的書本劉壯很痛心,他會默默地把他們揀起來,粘好,作業重做。
媽媽發作厲害的時候,他做好了飯也吃不成,一次,老師看他臉色不對,一問,他已經四頓沒吃飯了。
鄰居們說,常常能聽到劉壯媽媽瘋狂的咒罵聲和劉壯的哭聲。沒有人敢進去解勸,因為會遭到她的撕打或者被她用水潑出來。
十一、 惡化
她是俺媽媽呀
俺怎麼能丟下她不管?
別人問劉壯,你媽媽疼你嗎?他沉默後回答,不疼,因為她什麼也不知道。
因為得不到有效的醫治,媽媽近幾年的病情越來越重,母子倆已很難有思想、有人知道了劉壯的遭遇,寫信來要收養他,他沒有回複,他說,她是俺媽媽呀,俺怎麼能丟下她不管?
十二、媽媽愛吃餃子
媽媽早年略有理智時的點滴疼愛都深深銘記在劉壯的心裏,她還記得小的時候媽媽在身後跟著他,他還記得媽媽對他說外邊天冷,多穿些衣服。在劉壯心裏,自己的媽媽和天下的媽媽是一樣的,如果她沒有病,她一定是最慈祥的媽媽。
他記得爸爸在世時媽媽愛吃餃子,正好有一次堂兄給買了一塊肉來,他就試著包了餃子。他在同學家看過別人包餃子,就根據印象學著做,餃子真包成了,但忘了放鹽,是蘸著醬油吃的,不過媽媽吃得很香,他也吃得很香。
後來有空兒他就給媽媽包餃子,一般是星期天,他說,媽媽吃餃子吃得多。
除了餃子,媽媽還愛吃燒餅,他就放學時買上幾個,自己吃饅頭,燒餅都留給媽媽。
十三、找媽媽
劉壯身上的衣服都很幹淨,都是他自己洗的,媽媽的衣服也是他洗,有時還哄著媽媽洗腳,洗臉。所以整天遊蕩在街上的媽媽,還不像沒人管的樣子。
媽媽會把大量的垃圾撿回家,每天晚上,劉壯都要把一些腐臭的垃圾清理出去,把能賣點錢的酒瓶子等給媽媽整理好,塑料袋留著點火。
媽媽晚上不回家是劉壯最焦急難過的時刻了,他把飯熱在爐子上,就走出家門,他一般是到母親常去的幾個街口,每個犄角旮旯都要仔細查看,有時找不到,他就邁著小小的步子在吳橋縣城的大街小巷挨著轉,一邊走,一邊高一聲低一聲地喊“媽媽———”,縣城轉遍了,回到家,媽媽還沒有回來,他就在家門口等,有時他直等到半夜,會難過地哭起來……
十四、老師和同學
堂兄劉振強對記者說,我自己能力有限,劉壯這幾年全靠了學校校長和老師們幫助了。
劉壯除了性格內向些,精神麵貌是良好的,懂事、有禮貌、渾身上下整整齊齊。“看不出是沒父母管的孩子。”一個鄰居說。
劉壯說,老師們從自己上學前班時就對他特別好。“我不感覺自己沒媽媽(管),老師就像媽媽一樣。”
上學前班時,父親來找學校,校長知道了他家的困難,就把他的學雜費都給免了。他是全校第一個免學雜費的。
父親去世後,劉壯的情緒變得很低落,上學的路上有外校的壞孩子截他,說他媽是瘋子,跟他要錢,嚇得劉壯不敢回家。他的自然老師張景菊也是學校的教導主任,張老師知道了,就領著他去找壞孩子的家長,找了幾次,就沒人欺負他了。
運河小學的校領導和老師多是女同誌,劉壯在這裏上了8年學,校長、班主任換了好幾任,大家都把他當成重點關照的對象,劉壯對記者說,老師們對他最大的幫助是,經常跟他談心,問他家裏的情況,問有沒有人歧視他、欺負他,課堂上還經常表揚他。校長張智老師經常把他喊到辦公室談心,這讓同學們很羨慕。
劉壯說,自己不會做飯,都是老師教他。身上穿的,都是老師給買的,班主任蘆老師還常幫他洗頭。
劉壯不愛說話,老師們都學會了觀察他,比如他上學時沒洗臉,那肯定是昨晚媽媽又犯了病,劉壯夜裏睡不好,早晨起來晚了,沒吃早飯。老師就叫他到辦公室洗臉,沒有課的老師給他出去買早點。
老師們欣慰地告訴記者,劉壯這個苦孩子成長得很好,從來不去網吧、遊戲廳等場所,愛勞動,愛幫助同學。每逢勞動課,劉壯最積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