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兒子能帶您讀高中,更能帶著您上大學……”6月29日中午,射洪縣太和中學高三學生包天洋,向癱瘓在床長達10年的媽媽作出鄭重承諾。在今年高考中,包天洋考了460分。為了節約開支,方便帶著母親求學,包天洋準備填報離射洪較近的成都、南充、瀘州、自貢等地的大學,但是他的學費、他和媽媽的生活費、路費、房租等至今沒有著落。
三年前
兒子帶著母親讀高中
包天洋的家在射洪縣鄉下。1998年11月,包天洋的母親跌了一跤,造成尾椎骨骨折。因沒錢未作徹底治療,1999年初便癱瘓在床。2000年春,包天洋的父親外出打工,為妻兒倆掙生活費、醫藥費。父親走了後,照顧媽媽的重任就落在了年僅10歲的包天洋身上。
放學回家,包天洋上山砍柴、推著自行車到磨房磨米、刨地種菜……成年人做的活,他都得幹。媽媽癱瘓在床,包天洋放學回家後還得煮飯、洗碗,給媽媽煎藥、伺候母親、料理家務……做完這一切,包天洋才在昏暗的燈光下開始學習。
2006年8月,包天洋考入射洪縣城的太和中學讀高中。“我到縣城讀書,媽媽怎麼辦?”經過考慮,16歲的包天洋作出一個決定:在縣城租間民房,把媽媽帶到縣城,自己一邊上學一邊伺候母親。從此,包天洋清晨5時起床,煮飯、伺候母親,晚上10時,從學校上完夜自習回到家中,仍是忙著伺候母親和料理家務。等做完這一切,往往已是深夜了。包天洋還利用假期打工,賺些錢補貼家用。就這樣,包天洋度過了高中三年。包天洋的孝心感動了許多人。2008年3月,包天洋被太和中學評為孝順母親模範。
高考後
他的分數可上二本理科
6月25日,高考成績公布了,包天洋考了460分,大大超過了理科二本線(436分)。“兒子終於有出息了!”聽說兒子考上大學了,包天洋的媽媽臉上的笑容格外燦爛。但是過了兩天,包天洋發現媽媽的情緒有些不對,有時長籲短歎,有時說話藏頭露尾的。包天洋多次問媽媽怎麼回事,但媽媽總是說:“天洋,你上了大學一定要好好學習,這樣媽媽才放心。”
媽媽為什麼心煩意亂?包天洋隻好悄悄向鄰居大媽求助。“天洋啊,你考上大學了,你媽媽肯定擔心她的病會拖累你……”鄰居的話提醒了包天洋。
包天洋思考許久,決定同媽媽談一下心。回到家中,他一如既往地操持家務。吃罷飯,母子倆嘮叨起來:“媽媽,隻要您活著一天,我就要好好照顧您一天,有我吃的,您就不會餓著的。兒子孝敬父母,天經地義,您就放心好了。”
讀大學
兒子發誓一定帶著媽媽
“有的人上了大學後,一年土二年洋,三年不認爹和娘。媽媽您放心,這一點我早就想好了。我上大學後,不但不會拋棄您,我還要帶著您一起去上大學!我一邊讀書一邊照顧您,學費問題我可以勤工儉學。”包天洋毫不含糊地說。
“這——這——能行嗎?”包天洋見媽媽尚有疑慮,再次開導媽媽:“我能帶您到縣城讀高中,怎麼不能帶上您讀大學?現在我長大了,我帶您上大學比帶您上高中更容易些!”這時,媽媽眼裏閃著淚花。
“我不想到省外讀大學,因為帶媽媽到省外太遠了。”包天洋的理想是到成都讀大學,然後帶著媽媽一起去成都。“但是,成都的房租費、生活費好高喲。所以我更願意到南充、瀘州、自貢等離射洪較近、生活便宜點的城市讀大學……”
上大學的學費再低一年也要四五千元,還有包天洋和他媽媽的生活費、路費、房租等也沒有著落。這讓包天洋感到憂慮和壓力。但是包天洋總是很樂觀地對媽媽說:隻要心中有希望,隻要心中有媽媽,辦法總會比困難多!
本書首發來自17K小說網,第一時間看正版內容!
#include
virtual="/fragment/6/3236.html"wap_17K [http://img.17k.com/images/ad/qrcode.jpg] *
掃描二維碼關注17K小說網官方微信,最新章節也可以在微信上看啦!
*
點擊微信右上角+號,選擇添加朋友,搜索公眾號“wap_17K”關注我們。
*
回複"大獎+你的QQ號"參與活動。10部iphone6,萬名QQ會員等您來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