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旗 送烈士英魂歸故裏的使者(1 / 3)

燕趙都市報報道,5張已經泛黃的烈屬證,代表著5個為共和國今日的輝煌而犧牲的生命,代表著國家對5位烈士親屬的交代。以收藏名義買下來5張烈屬證後,定興縣農民李紅旗沒有將它們倒賣換錢,卻在過去的10年中,一直為它們苦尋主人,讓它們去安慰痛失親人的烈士親屬。經多方尋找,5張烈屬證中的3張已送到主人手中,目前李紅旗仍在繼續尋找其他兩張烈屬證的歸屬。

■事跡回放

1997年的一天,初婚的定興農民李紅旗攜妻在保定城裏閑逛。平素喜好收藏的他,偶然走進一家文物古玩店。櫃台裏擺放的5張烈屬證吸引了李紅旗的目光。他認為,賺錢的機會來了,便以收藏的名義將其高價買下。不過,直到現在,李紅旗也未將手中的烈屬證賣出一張。相反,他已經將其中的3張烈屬證親手送到烈屬手中。當年賺錢的想*,如今已經成了“送烈士回家”的義舉。

沒有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情節,隻有10年如一日的堅持。一個普普通通的農民,用自己對共和國烈士的理解,做著一件外人眼裏難以理解的事。李紅旗說,這5位烈士都是犧牲在抗美援朝戰場上的,都是正值青春年華的小夥子,有的入伍還不到一年就犧牲了,這些為祖國付出生命的人們,理應得到應有的尊重。

從此,李紅旗許下一個心願,要把花高價買來的烈士家屬證書,原封不動地送還烈士親屬,讓它們回家,回到它們應該去的地方。

10年以來,李紅旗自己也不清楚到底跑了多少路,打了多少電話,而這些都是由一個普通的農民自己掏錢去“折騰”。李紅旗的舉動,家人起初也不理解,村裏人更是頗多非議,但10年堅持下來,家人對李紅旗的態度已由無可奈何變成默默支持了。對李紅旗而言,家人的理解就是對他最大的安慰。

李紅旗屬牛,渾身透著一股牛勁。他說,尋找第一個烈屬是最費力的,為了尋找“河北磄河縣”的烈屬陳玉清,李紅旗不知打了多少電話,跑了多少路。功夫不負有心人,2007年8月,李紅旗的10年尋找終現轉機。一天,他得到線索:香河縣安頭屯鎮有個鐵佛堂村。在媒體的幫助下,確認陳玉清就是烈士陳玉山的親人。2008年4月8日,李紅旗帶著這張烈士家屬證來到了陳玉清的家中。60多年沒有哥哥任何消息的陳玉清見到李紅旗的那一刻,失聲痛哭,兩人相擁而泣。

帶著第一次成功的喜悅,李紅旗趁熱打鐵,在多家媒體的合力幫助下,11月,12月,李紅旗又連續在北京和天津找到第二個、第三個烈屬,並趕赴烈屬家中親手將烈屬證送還。京津冀三地,而今正在傳揚著河北農民李紅旗的義舉。

■人物回訪

12月3日,京津冀三地五家媒體一行集體見證了李紅旗送證之旅。第三張烈屬證送出後,李紅旗變得更加雄心勃勃,坐在返回途中的車上,李紅旗對記者說“我還要去四川,下一步爭取讓四川籍的烈士回家!”

5張烈屬證送出去了3張,如今李紅旗手中還有兩張烈屬證至今沒有找到歸宿:一張是廣東省陽會縣籍的烈士陳武昌,烈屬為陳王氏;一張是四川中賢縣五燕區獅子村的周明星,烈屬為周明發。兩位烈士均在1951年2月犧牲在抗美援朝戰場上。在此之前,李紅旗也曾尋求過廣東當地媒體的幫助,並在當地媒體刊登了尋找烈屬的消息,但是至今未有任何音訊。

現在,李紅旗將尋找四川籍烈屬列為下一步行動的目標。因為他已經打聽到四川烈士所在的獅子村確有其名。不過,四川全省名叫獅子村的村莊竟有28個。要跑遍偌大的四川省,訪遍所有的獅子村,對於普通的農民李紅旗而言,難度可想而知。

從天津回來後,李紅旗最熟練的動作就是翻閱四川省行政區劃圖,他在上麵試圖找到蛛絲馬跡。一天,一個名叫中江縣的地名吸引了李紅旗:中江縣是不是就是烈士周明星所在的中賢縣?巧合的是,中江縣輯慶鎮也有個獅子村,這讓他興奮起來。

12月10日,李紅旗告訴記者,他已經要到了中江縣獅子村村支書的電話,隻可惜村支書出門未歸,暫時還沒有結果。

■報道影響

經本報報道後,李紅旗尋找烈屬的路變得順當起來,並引起了中央級各大媒體的關注,中央電視台記者專門從本報記者要走了李紅旗的聯係方式。隨後,城市快報、京華時報、河北電視台繼續跟蹤報道,京津冀三地媒體聯手,終於幫助李紅旗找到了天津籍的烈屬。現在,李紅旗尋找烈屬的腳步並沒有停下,他的目光已經瞄向了四川。

■報道回顧

2008年11月19日《農民李紅旗演繹新版〈集結號〉》

2008年12月3日《李紅旗找到第三位烈屬》

2008年12月4日《10年尋烈屬李紅旗義舉感動津門》

■讀者感言

李紅旗10年來一直堅持不懈地尋找5位抗美援朝烈士的家屬,這種精神為我們樹立了當代農民的新形象,是我們學習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