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金球用愛拚起來一個家(2 / 3)

■報道回顧

2008年10月6日《五個苦命人拚起一個溫暖的家》

2008年10月10日《小川江已過危險期好心人送來救命錢》

2008年11月11日《小川江進京治病》

■讀者感言

魏金球的行為讓我感動,我願意盡我現在的力量幫助這個家庭。

———愛心人士趙忠義

五個苦命人拚起一個溫暖的家

■新聞提示

妻子是“撿”來的,3個孩子也是“撿”來的,5個沒有任何血緣關係的人組成了特殊的家庭,過著貧窮但溫暖的日子。讓人牽掛的是,今年年僅9歲的小兒子被診斷患上了大腦炎,麵臨著癱瘓的危險。

■拚湊起來的五口之家

魏金球是南和縣左李召村的一個普通農民,今年73歲,他是這個組合家庭的一家之主。妻子劉明珍今年68歲,湖南吉首市人,15年前在邢台做保姆。最早進入這個家庭的是二女兒魏信芳,今年12歲。2000年,出生剛4個月的魏川江被撿進這個家裏。大女兒梅英是最晚被撿進來的。

10月4日下午,記者跟著梅英找到了這個特殊家庭,一家5口人住在村裏廢棄的破教室裏,屋裏沒有一件像樣的家具。據魏金球講,家裏的東西有的是老伴撿破爛撿回來的,有的是鄰居淘汰後送過來的,旁邊的一間屋子裏放著成垛的幹花生秧,是這個家為過冬準備的。唯一完整的家具是梅英住的屋裏的一套組合櫃,是幾年前買的舊家具。

“這屋子平時沒事,一趕上下雨,外麵下大雨,屋裏下小雨,沒有不漏的地方。前幾年蓋的西屋所用的磚,都是老伴從縣城一車一車撿回來的。”魏金球說。他家裏一共有3畝多地,主要維持一家人的吃喝,68歲的劉明珍每天還要放羊、撿破爛。

據鄰居介紹,魏金球就是好心眼,收養了3個和自己沒有任何關係的孩子,就是看見沒人要的貓或狗,他也會撿回來喂著。也正是老魏的好心眼,在他遇到難處的時候,大家都願意幫他一把,這幾個孩子穿的衣服,都是鄰居給的,3個孩子幾乎誰家的飯都吃過。

■每人都有一段傷心的往事

□媳婦是“救”來的

村民告訴記者,老魏年輕時耽擱了,一直娶不上媳婦,常年靠打零工過日子。

“那時候,經常在邢台、任縣、南和來回跑,哪兒有活兒就去哪兒,後來遇見了當保姆的劉明珍。”魏金球說,當時劉明珍在邢台當保姆,幹了四五年,但沒掙到一分錢,後來身上生了疥瘡被攆了出來,老魏看她可憐給她治好了病,劉明珍就跟了老魏。

□撿來兩個孩子

兩個人結婚以後,又在邢台呆了一段時間,劉明珍靠撿破爛幫家裏增加點兒收入。1996年的一天,劉明珍走到一家醫院的垃圾堆時,看見垃圾堆上有幾隻狗正圍著一個破箱子在聞,她過去一看,箱子裏是一個剛剛出生的女嬰,身上還帶著臍帶,她毫不猶豫就把小家夥抱回了家,這個女嬰就是魏信芳。

第二個進入這個家庭的是魏川江。2000年的一天,剛剛4個月大的魏川江被遺棄在邢台,被從這裏下車的魏金球看到。“當時包裹裏有孩子的照片、奶粉,還有200塊錢和一張紙條,上麵寫著孩子的出生年月。”

□逃離母愛的小梅英

現在最大的魏梅英是最晚進入這個家庭的,而她也是命運最悲慘的一個。

魏梅英今年19歲,也是一個被父母遺棄的孩子,她現在在南和縣城打工,每個月能掙500元,是家裏最大的經濟來源。

梅英的老家在陝西,她隻記得6歲的時候跟著舅舅坐了三天三夜的火車來到一個陌生的城市,舅舅對她說帶她找媽媽。“我媽被我爸賣到了臨近的一個村裏,舅舅帶著我來找她。媽媽剛開始對我還不錯,從上小學開始,媽媽開始打我,一次比一次狠,剛上完一年級,我實在不能再忍受了,就從家裏跑了出來。”2002年,小梅英流浪到左李召村,正好碰上魏金球,被老魏領回了家。

進入這個家之後,小梅英就開始學著幹活,去過板廠,打過零工,賣過饅頭,也撿過破爛,隻要是能掙到錢的活她都幹。“爸爸媽媽對我們幾個都挺好,現在我大了就得想*掙錢維持這個家。”魏梅英告訴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