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鹿邑七旬夫婦照顧癱弟50年(1 / 1)

大河網報道,鹿邑縣趙村鄉繭王行政村杜莊自然村,杜明祥、王俊夫婦精心照顧癱瘓在床的弟弟50年。“要不是俺大哥、大嫂伺候,俺的骨頭早就漚碎了,俺到死也不會忘記大哥、大嫂的恩情……”癱瘓的弟弟杜明堂動情地說。

少年癱瘓新婚哥嫂擔起照顧重擔

近日,在杜莊自然村一間低矮的房屋內,杜明祥夫婦給弟弟杜明堂擦淨臉和手後,扶起弟弟的上半身,給弟弟喂飯,杜明祥夫婦照顧癱瘓在床的弟弟已50年了。

杜明祥今年73歲,他的老伴王俊今年70歲,弟弟杜明堂66歲。

1958年6月的一天,15歲的杜明堂冒雨下地幹活,勞累了一整天,晚上就睡在濕漉漉的鹽堿地上。第二天起來,雙腿便不能動了,後被醫生診斷為“類風濕性關節炎”。“由於當時家境貧困,俺兄弟耽誤了治療。”杜明祥說。一年後,杜明堂便癱瘓在床,生活完全不能自理。

因為父親去世早,母親又年邁體弱,照顧杜明堂的任務就落在了新婚不久的杜明祥夫妻身上。5年後,母親病故,杜明堂就完全成了杜明祥家的一員。

不離不棄夫婦二人照料弟弟50年

幾十年來,杜明祥夫妻幾乎每天早上都是6時起床。他們起床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弟弟洗臉,然後為他換上幹淨衣服。弟弟的一日三餐都是夫妻二人端來喂。杜明祥夫婦養成了一個習慣:每次飯做好後總是先喂弟弟吃,然後夫妻倆再吃。

夫妻倆平時除了養育孩子、種責任田外,就是照顧弟弟:喂飯、翻身、擦洗、伺候大小便。

夫妻倆每隔幾天都會給弟弟擦身子。夏季,家裏沒有空調、電扇,杜明堂經常出汗,一會兒不擦洗就有異味。杜明祥與妻子*流給弟弟擦背、扇扇子,有時一天要為弟弟擦洗五六次。

杜明堂大小便都得由杜明祥抱著解決,有時一夜得起兩三次。前年的一個冬夜,弟弟拉肚子,杜明祥一夜伺候弟弟起來**次。他隻顧著把弟弟捂好,自己卻沒顧上穿厚衣服,又加上一宿沒睡,第二天就患重感冒病倒了。村醫檢查後給他輸上液,一瓶藥液還沒輸完,杜明堂又要小便,杜明祥拔掉輸液針頭,咬著牙抱著弟弟去方便。

常年臥床,杜明堂非常敏感,有時誰無意間說一句話,他聽後會大發脾氣。“他發起脾氣來,有時真讓人無*忍受。”杜明祥的妻子王俊說,每當此時,他們都順著弟弟,不與他爭吵。“就是一個好端端的人經常關在屋裏也受不了,更何況弟弟是常年癱瘓在床!”

在采訪中,記者看到,杜明堂雖然身體瘦弱、肌肉萎縮,但麵色紅潤,思維清晰。說起哥哥、嫂子幾十年如一日對他的照料,杜明堂流著淚說,2002年春,侄兒結婚那天,臨近中午,他想全家人都忙著辦喜事,累了大半天,不會有人給他喂飯了。沒想到,下午2時,哥嫂領著侄兒、侄媳為他端來了可口的飯菜。“他們忙了大半天,還沒有吃飯就先來喂我,我是一邊流著淚一邊吃的這頓飯。”

手足情深感動十裏八村鄉鄰

杜明祥的家距縣城不到15公裏,為了照看好弟弟,自1976年至今,他沒有去過一次縣城。

據鄰居杜明春說,杜明祥年輕時好趕會、聽戲,自從他弟弟癱瘓在床後,他哪兒也不去了,平時最遠也就是到村頭轉轉。“我也想經常到縣城逛逛,但就是沒有時間,因為俺兄弟身邊不能斷人!”杜明祥說。

在杜明祥夫婦的言傳身教下,其兒子、兒媳,女兒、女婿對叔叔都非常孝順,一有時間就來伺候他,逢年過節還會為叔叔買一些水果和營養品。

杜明祥夫婦50年如一日照顧癱瘓弟弟的行為,感動著附近的人們。

鄰村村民劉景端說,床前百日無孝子,父母有病時間長了,有的子女還嫌棄,更何況是伺候弟弟,杜明祥照顧癱瘓弟弟幾十年非常難得,方圓十裏八村的村民都很受感動。

村黨支部書記王誌傑說,這幾年全村人尊老愛幼、鄰裏互助、和睦相處,說句實話,主要是受杜明祥夫妻常年照顧癱瘓弟弟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