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末時,廣東副總兵沈希儀升調貴州總兵官,至五月中旬時貴州巡撫徐樾、監察禦史趙炳然以及中軍參將趙顯所部都已就緒。
總兵沈希儀督率廣西狼兵萬餘為前驅,中軍參將趙顯本部為後繼,趙炳然督率川兵土漢兵兩萬餘為中軍,徐樾總督重慶、水西、播州(遵義)各路土司兵三萬餘為後軍,專司運糧。
貴州方向集結土、漢兵七萬餘,號稱十萬大軍,分成四段前進,沿途土司紛紛起兵追隨。
雲南方麵沐家手中糾集的土司兵也在三萬左右,雲貴合軍後最少也有十二萬大軍,其中最少六萬大軍要撒出去布防在二線,還要選出兩三萬之軍在前線布防、駐紮,真正參與攻防的隻有三四萬人。
三四萬人這已經是一支很強大的機動力量了,尤其是物資轉運苦難的西南來說。
當然,也是因為山路難行,不需要太過強大的機動力量,因為地形限製根本施展不開!
在西南這種地方,打的往往都是政治仗,如果隻打軍事仗……這每前進一步都要打攻堅戰,沒多少軍隊能扛得住。也因為曆來西南平叛都是軍事為輔政治為主的打法,導致西南土司產生了一種投機心理。
即,朝廷不會把你往死裏打,隻要你撐不住了投降,基本上也不會挫傷自家根基。這就導致了一個惡心的局麵,土司那鑒要叛變到安南,周圍的土司跟那鑒眉來眼去的同時增重那鑒的影響力,也增加了朝廷收買自己的代價。
沒人會跟著那鑒跟大朝廷死磕,現在很多人跟著那鑒混純粹就是想賣個好價錢!
現在,到底該依靠武力一舉掃平那鑒,還是響應西南人心、輿論,進行政治動員將依附那鑒的土司拉回來,然後要殺窮途末路的那鑒,不過是幾百兩賞金的時候:形勢不妙,朝廷開出賞格又既往不咎,別說那鑒的部下,就是他的兒子都會拔刀子送那鑒歸西。
這種時候,應該發生一些爭論,可是現在雲貴方麵的督撫、重將、監軍們都在思考另一件事兒,那就是如何安撫沐朝弼。
黔國公沐朝輔壯年病逝後,因其長子沐融年幼,嘉靖皇帝就讓沐朝輔的弟弟沐朝弼暫時管理雲南軍事及各土司,然後兩年後不滿十歲的沐融暴斃。
這還僅僅是個開始,比如那鑒造反打出的口號之一就是為沐朝輔報仇,為沐融報仇。那鑒的口號也打動了不少土司,畢竟沐朝弼是個手段狠厲的人,土司們更喜歡手段柔和的沐朝輔。當然了,這些土司最喜歡不會管事的沐融。
新的黔國公沐融在去年暴斃而死,又沒有兒子,這爵位自然輪到他弟弟沐鞏身上,這隻是個六七歲的小孩子。
而現在,雲貴集結大軍平叛在即,每日大軍糧草消耗不下五千兩,每拖一日,就等於白白消耗朝廷的元氣!
可沐家就鬧了起來,沐鞏的奶奶、沐朝弼的母親李氏上奏嘉靖,要求朝中派人來接沐鞏入京學習,待成年後返回雲南。
結果嘉靖派出的錦衣千戶還在路上時,沐鞏又暴斃而亡!
直接導致沐朝弼在雲南土司群體中的威信破滅,沒人願意追隨這樣一個毒殺親兄,又連殺兩位侄子的惡人。誠然,沐朝弼的確有梟雄之姿,可他狠辣有餘,使得各處猜忌。
沐朝弼威信破滅是可怕的一件事情,因為沐家已經沒有第二個能取代沐朝弼的人。這意味著雲南方麵的各土司兵馬離心離德不願追隨沐府旗號,也將不會盡心盡力去收拾那鑒,也意味沐家內部將會爆發嚴重的繼承權爭奪衝突!
很可能還沒打那鑒叛軍,就會爆發沐府內亂!
如何遏製沐府內亂,盡可能保留元氣用以平叛,就成了雲貴督撫要員們的頭疼事。
昆明,布政使司衙門。
雲南基本上是土司羈縻製度,沐府對土司的管理效率、權威要高於布政使司,限製沐府擴張、剝奪省內土司種種特權就成了一代代雲南布政使奮鬥的目標。沐府與雲南布政使司的衝突可以說是曆史遺留問題,至於爭鬥的勝敗也不好衡量,隻能說雲南土司的特權不增不減還是那麼多,沐府的權力依舊淩駕於各部土司頭上。
趙炳然一張臉曬得通紅,紅麵環臉濃須,腳步輕快進入布司衙門見中院趙顯一眾人踱步,上去問:“沈希儀走了?”
趙顯一張臉也曬得發紅:“走了不足一刻,還是來請戰的。”
趙炳然展臂示意一起去內院,問:“他現在是個什麼說法?”
“還是那一套,表示隻需徐公放權,他隻率本部健兒兩千餘,片刻攻破元江,生擒那鑒一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