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澄清韻(2 / 3)

中國曆史上曾有不少道士是著名的音樂家,如前麵提到的林靈素、冷謙等。近代最著名的是華彥鈞(人稱“阿炳”),其《二泉印月》等是我國民族音樂中少有之佳作。

誦經功德,不可思議,諸天諸地轉靈機,皇王壽天齊,大道慈悲,萬化樂雍熙

一個時辰過後,嶗山清靜起來。尹誌平帶了一套道袍,來到靜室。

“檀越,換衣服沐浴吧,早課完畢,一會過堂(一起吃齋).”尹誌平說道、

“太謝謝了,請問道長寶號?”丁子雲見這位道士,年約40來歲,道貌岸然,一個父輩的人給自己拿來衣服當然有點小優待,自己也會心存感激的。

“貧道尹誌平。”尹誌平說道。

這眼前的人就是尹誌平。丁子雲心中忽然想到了傳說中的那位小龍女?心情是愕然,隨後又想到小龍女是杜撰出來的人物,當然不能相信尹誌平就是強奸犯了。

“尹道長,晚輩早有聽聞了,為真人首徒!今日相見是幸會。”丁子雲說道

“檀越,客氣。師父將您引入上賓。貧道自不敢怠慢.還是先沐浴吧。”尹誌平說道。

丁子雲沐浴過後,穿上道袍之後。再也有些古怪。古代人都是留發的,而自己短發,穿道袍看上去有些不倫不類。好在丁子雲生的俊俏,穿上道袍之後平加不少英姿。

丁子雲來到齋堂用齋,發現這裏的道士,供養,為思:十方供養,來之不易,無功享用,惟恐罪過。故每飯先上供出食,以行神、人、鬼普同供養。是為結“三緣”之舉。當然也沒有人起身相迎,其實在道士有很多禁忌的,比喻說道不言壽,(道教的思想基石是悅生惡死,追求長生成仙,切莫詢問其生辰和年齡)戊不朝真(道教規定,逢陰曆天幹為“戊”之日(戊子、戊寅、戊辰、戊午、戊申、戊戌)不能焚香、朝神、誦經,也不能鳴鍾鼓、做齋醮。)“道不朝亡”,(道教徒除父母、師父逝世時叩拜外,對其他亡者一概不下跪朝拜。究其緣由有二:一是道教重生輕死、悅生惡死;二是免遭陰穢之氣。)道教還有“三不起”的禁忌。即道教徒吃齋、誦經和靜坐時,他人不得打擾,作為道士也不得應聲而起。(道士吃齋過程中亦有修心之舉。所以,他人不得打擾,吃齋者也不得起身,誦經,是一件很神聖的事情因此,他人不得打擾道士誦經,誦經者亦不能起身離開經案。靜坐,即道士修煉靜功。道士以道為事。靜坐修煉內丹是道士的頭等大事。道教徒修煉的目的是期望得道成仙,進入神仙極樂之境。所以,靜坐時應排除幹擾,達到物我兩忘的境界。)

日忌“早不言夢也。中午為陽之極,言殺有悖好生之德、慈悲之心,故午不言殺也。夜晚陰氣重,言鬼神必招禍患,所以晚不言鬼神也”

在飲食上全真道士食素;當然還有很多戒律的。“戒殺、戒盜、戒淫、戒妄語、戒葷”而在齋醮的一些東西後麵我會解釋的。

丁子雲找到一個無人的地方坐下,用完齋飯後,大家都有序的離開齋堂。而丁子雲不知道做什麼去,回想起自己上學的時候,吃的也基本是素食,上學時候的艱苦,大家應該都知道,所以丁子雲在上清宮中能吃齋飯也能適用的。

想來無趣,還是回靜室看那3本書吧。

回到靜室翻開道德經。第一章大家都是熟悉的,或者在電視上也聽到過,丁子雲對第一章的繁體字當然也能認識: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對於這些字的含義卻是難解,字都認識卻不知道意思,以前聽老師說“讀書百遍,其義自現。”於是耐著性子繼續讀下去,什麼”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右契而不以責於人。故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夫天道無親,恒與善人。”、

雖有5000字,但文言文又是難懂,用了不到一個時辰看完了,也不明白個什麼意思。

隨手拿起《孝經》,《孝經》中國古代儒家的倫理學著作,全書有18章,(而在古經文多了一章。《古文孝經?閨門章第十九》:“子曰:閨門之內,具禮矣乎!嚴親嚴兄。妻子臣妾,猶百姓徒役也。”)當然丁子雲很快就讀完了,這本書的到是基本看個明白,孝是諸德之本,“人之行,莫大於孝”,國君可以用孝治理國家,臣民能夠用孝立身理家,保持爵祿。《孝經》在中國倫理思想中,首次將孝親與忠君聯係起來,認為“忠”是“孝”的發展和擴大,並把“孝”的社會作用絕對化神秘化,認為“孝悌之至”就能夠“通於神明,光於四海,無所不通”。當然書中還把封建道德規範與封建法律聯係起來,認為“五刑之屬三千,而罪莫大於不孝”;提出要借用國家法律的權威,維護封建的宗法等級關係和道德秩序。丁子雲這本書明白了,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這本書可是外國貨,但是被唐三藏玄奘譯。而丁子雲翻開書就大吃一驚,梵文?!

Athaprajnaparamitahrdayasutram

Namah-Sarva-jnayaarya-valokite-svara-bodhisattvo

gambhirayam-prajna-paramitayam-caryam

caramano-vya-valokayati-sma-panca-skandhah-tamsca-svabhava-sunyan-pasyati-sma

iha-Sariputra!rupam-sunyatasunyataiva-rupamrupan-na-prthak-sunyatasunyataya-na-prthag-rup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