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四章 初戰告捷(1 / 2)

李定國的奏折一路快馬加鞭,短短十日就送到了江寧城,擺在了蘇言的禦案上。

安南人的反抗在蘇言的預料之中,在他看來這根本不是問題,安南人再怎麼反抗,他們的規模能有之前清廷強令剃發易服後的漢人大?

既然席卷全國的漢人反抗勢力都能夠被才剛剛入主關內根基不穩的清廷強行鎮壓下去,安南這點是真的不夠看的。

敢於反抗?殺!

殺了一個不夠那就殺兩個,殺他個血流成河,大不了把安南土地上的人種重新洗一遍,把空出來的土地讓給南遷的漢人,那樣蘇言還省的費心費力教化安南人。

不夠李定國的擔心也有道理,他率領的夏軍人數還是有點少,沒有足夠的兵力穩定已占領區。

為此,蘇言決定向安南增兵,他命兵部將鎮守兩廣的第二鎮調往安南,接受李定國的調遣,第二鎮的兵馬是由俄羅斯衛戍軍與哥薩克步兵一同組成的,後者正等待著將火槍換裝成新式的布朗-貝斯步槍。

值得一提的是,這把1730年式布朗-貝斯步槍的名字並沒有被保留,蘇言厚顏無恥的將它的名字換成了更具東方特色的名字——即武安二年式燧發滑膛槍,簡稱二式步槍。

既然決定將第二鎮調往參戰,那麼他們的換裝也得到了提前,蘇言命總都督府的軍備司將足夠的二式步槍從海路運往廣州,等統一換裝後,再趕赴安南戰場。

調兵遣將的同時,蘇言也沒有忘記給李定國回信,他直接下旨告訴李定國,蠻夷威不畏德,無需采用懷柔之策,隻管盡情鎮壓,以屠殺震懾住安南人,直到沒有一個人再敢反抗為止。

如此殺氣騰騰的旨意送到李定國手上後,他便再也沒了顧及,下令對任何膽敢襲擊夏軍的安南百姓展開報複——即在夏軍遭到襲擊方圓數裏的村莊都會被認為是敵人,夏軍將會對其毫不留情的展開屠殺報複。

此令一出,夏軍當即就對周圍的數十個村莊展開了屠殺,不論男女,裏麵的安南人皆被屠戮一空,他們的房屋被縱火焚燒,糧食和任何物資都被搶走,稻田也都遭到破壞。

夏軍的殘酷手段無疑引發了安南百姓極大的恐懼和仇恨,新一輪的抵抗運動愈演愈烈,但他們遭到的隻會是夏軍更加殘忍的複仇。

安南百姓的抵抗也成功起到了拖延的作用,夏軍自太原鎮出發後,用了快一個月的時間才占領了一座名為司農的小城。

趁著這段時間,鄭梉也集結了國內過半的兵力和數十頭戰象,在東京城北清點兵馬,進行誓師大會後,率軍北上,意圖在北河府與夏軍決戰。

李定國在南平府的時候就培養了許多向導和斥候,因此他在安南境內還是能夠通過斥候提前掌握到安南軍隊的動向,在得知鄭梉居然膽敢主動迎戰後,李定國也決定順了他的意,響應鄭梉進行決戰。

六月中旬,安南天氣變得更加炎熱,夏軍將士不得不脫下笨重的甲胄,以輕裝上陣,好在夏軍提前在南平府習慣了安南的炎熱天氣,不然的話,李定國率領的夏軍很有可能會因此出現水土不服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