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降!我們投降了!”
南漢山,一騎快馬呼嘯著從山城衝出,沿著山道朝著山腳下的夏軍營盤跑去,那快馬馬背上的人身著傳統的朝鮮長袍,麵色焦急,控製著快馬一路衝到夏軍營盤前。
隨後,他看著迎上來試圖阻攔的夏軍士兵,高聲用帶著江淮口音的漢語喊出了上麵的那番話,聽到他喊話的士兵一愣,雖然沒有停下腳下的腳步,但還是沒有阻止他衝進營地。
在進入營地後,朝鮮人慌亂的翻身下馬,幾乎是連跪帶爬的朝營地中心那座最大的軍帳跑去,一邊跑,他一邊喊道:“我是朝鮮的使者,不要開炮,我們投降,我們投降了!”
他隻跑出幾步,隨後就被衝過來的夏軍士兵摁倒在地,他掙紮著想要爬起來,嘴裏還在大聲叫喊。
這時,從軍帳內走出來一名軍官,那軍官麵無表情地看了他一眼,對著那幾名壓著他的士兵擺了擺手,道:“讓他起來吧,代總兵想要見他。”
士兵聞訊起身,將朝鮮人從地上拉了起來,那朝鮮人也顧不上向軍官道謝,連忙跟著走進軍帳,直接跪倒在地上,朝著坐在主位上的東方陽重重磕了個頭,口中哀求乞降。
隨即,武安十五年九月初三,朝鮮人主動打開城門,王妃金氏、世子李焞及一眾朝中臣子率山城軍民出降,向山腳下的夏軍投降。
金氏的父親和舅舅知道他們立主與夏朝開戰的行為會換來夏朝的嚴厲懲戒,因而他們並沒有一同出降,在城門被打開的同時,金佑明與金錫胄先後自縊身亡,不僅是為了給自己保留最後一點尊嚴,也是希望能夠以死謝罪,讓他們的死給這件事畫上最後的句號。
然而他們的想法實在是太美好了,夏軍在接受了朝鮮人的乞降後,隨即進入南漢山城,在城內找到了他們的屍首,他們的死並沒有讓這件事到此為止,為了能夠徹底控製朝鮮,夏朝已經決定趁著這個機會,將朝鮮的兩班貴族進行一番大清洗。
夏軍占領南漢山城後,將其中的王公貴族和官僚篩選出來,押上返回江寧的船隻,準備將他們送回國內受審。
而其餘百姓和降兵另有處置——東方陽以南漢山城沒有繼續存在的必要為理由,下令拆除南漢山城,施工的勞力自然就是這些人了。
之所以拆除南漢山城,還是為了避免這裏以後還會成為殘餘勢力負隅頑抗退守的地方,而且這裏本就是朝鮮王室避難的地方,以後朝鮮王室很有可能不在了,繼續留著也沒有什麼太大的意義。
漢城與南漢山城先後淪陷的消息很快就被傳遍整個朝鮮,各地的世家大族的軍隊得到消息後,家主們皆如喪考妣,連作為主心骨的朝廷都這麼快覆滅了,他們這幫烏合之眾又怎麼能夠打得過如狼似虎的夏軍呢?
意識到這一點,各地的世家大族的家主們紛紛開始謀求新的出路——他們知道繼續與夏軍為敵隻會葬送自己和整個家族,但他們明知繼續打下去是死路一條,但也沒辦法與夏軍議和。
夏軍對朝鮮的野心簡直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各個世家的家主們隻不過是出身在小國,不代表他們就是傻子,在這種情況下向夏軍投降,隻會被夏軍生吞活剝,連根毛都不剩。
投降是不可能投降的,議和他們也沒有那個資本,就隻能硬著頭皮繼續和夏軍開戰,但繼續開戰也是死路一條,這樣乍一看,他們似乎就沒有別的退路了。
不過天無絕人之路,這些大家族或多或少都有靠海的產業,有著自己的大船,在陸地上沒有出路的情況下,他們被迫將目光投向海麵——此時的夏軍水師還沒有出現在朝鮮海外,他們要是能夠從水路逃命的話,說不定還真能逃出生於。
因此,一部分人咬著牙將大部分家產都搬上了大船,直接拋棄了數代人積攢下來的基業,帶著族人乘船遠遁海外。
他們的去處並不多,要麼是去天寒地凍的龍泉省,要麼是去投靠日本人,要麼沿著北方的海岸線茫茫漂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