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三京製(1 / 3)

武安十五年的晚春,江寧城內發生了一件大事。

“聽說了嗎,據說江寧大學裏的先生研製出了一種名為蒸汽機的玩意,這種東西隻需要水和燃料,就能發揮出源源不斷的動力。”

“奇技淫巧罷了,我大夏自有國情在此,這種東西造出來也是給高高在上的老爺們玩耍的。”

“嘿,此言差矣,天子向來重視科技發展,要是這個叫蒸汽機的東西能夠得到完善,說不定用不了幾年,外頭就到處都是了。”

江寧城內的某個茶樓,身著一身短衣勁裝的鄭經聽著鄰座幾個平頭百姓的高談大論,漫不經心地喝完杯中茶水,隨後放在桌麵上。

坐在他對麵的西寧王次子李嗣興親手為他倒上茶水,一邊笑著問道:“賢之,我記得你不是就在宮裏當差麼,近日外頭傳得沸沸揚揚的蒸汽機,你知道多少?”

“不甚清楚細節。”鄭經搖了搖頭,道:“陛下前去江寧大學並沒有帶上我,我隻知道這個蒸汽機好像還隻是……嗯……工作模型?他們好像是這樣說的。”

“工作模型又是個什麼東西?”李嗣興好奇地問道。

“可以理解為樣本吧。”鄭經也不知道該如何為眼前的好友解釋,“反正現在還隻是在試驗期間,我聽陛下說,要想大規模推廣,至少還需要十年的時間。”

“那可真是太久了。”李嗣興搖了搖頭,對這個蒸汽機的好奇心頓時就少了很多。

兩人的話題便不再蒸汽機上過多廢話,而是轉而討論起這段時間來他們各自見識過的趣事。

蒸汽機,是江寧大學中跟隨蘇言最久的係統事務官何久雲研究出來的,在幾年前,他就得到蘇言的授意,開始研究起關於蒸汽機這一領域的知識。

經過這麼多年的研究和失敗,他終於掌握了其中的學問和規律,並著手進行研發,最終研製出了第一台蒸汽機的工作模型。

當然,這其中也有係統的助力,不然在各種知識都還沒有成熟建立起來的東方,怎麼可能先西方一步製造出蒸汽機來。

這一工作模型的體積雖然要小一些,但它能夠發揮出正常蒸汽機的功能,隻需要填入水和燃料,就能使用蒸汽發力,讓機器開始運轉。

這台工作模型也讓蘇言親自過目,蘇言雖然對進度緩慢有些不滿,但他也清楚欲速則不達,不可能一口氣吃成胖子,所以他沒有挑刺,而是鼓勵何久雲他們繼續研製,並賜予了豐厚的獎賞。

說起來,江寧大學的各項知識的水平差距已經基本要追上西方成熟的大學的教學水平了。

蘇言花了大價錢從西方聘請了各類學科的學者和學識淵博的傳教士在江寧大學進行教學,包括數學、天文、地理等等,還購買了一批西方各國曆史、哲學等方麵的書籍,讓傳教士協助漢化。

雖然中國的數學、天文和地理等學識的水平同樣不容小窺,但蘇言深知取長補短的道理,他希望能夠將東西方的文化交融在一起,彌補其中的短板處,完善該領域的學識。

事實證明,被他聘請過來的學者和傳教士們還是蠻有契約精神的,他們為蘇言兢兢業業的工作著,經常和夏朝的學者們進行激烈的探討。

不過這其中也有一點副作用——那些操著帶有口音的漢語的傳教士們還是無法忘記他們的本職工作,在教學的同時還是忍不住想要傳教。

因此,偌大的江寧大學裏,已經有數百人接受了施洗,成為十字架的信徒了。

當然,雖然他們信仰了十字架,但對於蘇言的忠誠仍然沒有動搖,這是根植在他們每個人的骨子裏的。

整個大夏境內,除了江寧大學外,朝廷也開始準備新建幾所新的大學,讓遠離江寧的學子也能夠進修求學。

朝廷選擇的幾處新建大學的地點有著很濃的政治意味,前麵說過,朝中有很大的聲音提議效仿明朝施行三京製,將北平、長安設為陪都。

而新大學落成的地點,自然就包括了這兩個地方,朝廷下令戶部撥款,將在北平西郊建立燕京大學、長安東郊建立西京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