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離原已經向武英團隊拋出另外一套方案,那就是他們以技術入股華訊,不過近期重點發展的不是直放站產品,而是PHS。
雖然武英的預見很獨到,但是國內移動通信大發展也不是一蹴而就,需要一個過程。直放站作為網絡優化產品,就像先老子才能有兒子,需要等移動網絡建到一定程度,它才會發揮作用。
光有美籍華人也不行,方離原還打算網羅另外一位熟人,學校健跑事業中的老搭檔遲浩強。
遲浩強畢業分回了家鄉的一家搞無線電的軍工企業,效益差到掉渣,工資發一半,另外一半以廠裏的民品代替,一種質量還算不錯的多波段收音機。
方離原一直在收購遲浩強手裏的那些既不頂吃又不頂喝的收音機,能再放回魏姐的體育之家賣的就賣掉,賣不掉的也被交給了燕子,或當贈品或當禮品消化了。
關鍵是遲浩強還是個實在人,真以為廠子裏的收音機在方離原手中煥發了青春,竟然打算把廠裏的存貨都賣給方離原。
所以,方離原最終還是決定把遲浩強解救出來,這也是解決自己,現在自己一聽到收音機滋啦滋啦的調頻聲就犯惡心。
遲浩強在單位辦了停薪留職,再次回到燕京,和謝春東成了室友。
石廠長如願去了晉省,見到了張總。張總也是相當給麵子,在省公司的微波設備采購名單中加入了設備廠。采購部自然能理會一把手的意思,在今年年底的采購中多少都會給設備廠一些份額。
從晉省回到燕京,石廠長召集廠內的專家和技術大拿開了兩天的會,論證PHS技術。
盡管技術專家的意見並不統一,但是,大家都看得出石廠長恐怕是決心已下,所以,反對的聲音並不激烈。
石廠長的戰略轉向的最大受害者是徐方舟,眼看著到手的歐洲半月遊泡湯了。
不僅如此,石廠長還安排外語不錯的徐方舟與京瓷公司聯係。
當得知京瓷公司的對外聯絡官就是以前的死對頭謝春東時,徐方舟就徹底悲劇了。
謝春東總是以各種搪塞徐方舟,見與不見一直也沒給個準確的說法。
其實,謝春東並不是個小肚雞腸的人,既然離開了設備廠就隻記得設備廠的種種好處,與徐方舟的那點破事早就不記掛在心上了。
之所以拖著沒辦,一是最近負責神州事務的副社長確實很忙;二是方離原和武英的談判也即將進入關鍵階段,這對如何處置設備廠與京瓷的合作至關重要。
京瓷確實正在神州尋找合作夥伴,而且談的家數還不算少,但是,社長稻盛和夫都不太滿意。神州的通信企業都還處於剛剛起步階段,既缺乏國際合作的經驗,也缺乏能夠開展國際化合作的人才。
在這方麵,燕京通信設備廠更是乏善可陳,即便匆匆安排見麵也未必有好的結果。
所以,得等一等方離原和武英談判的進展。
一家剛剛注冊成立的公司是不太容易讓人信服的,特別還是個民營企業。如果能和設備廠優勢互補的話,那結果就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