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九章 買寫字樓(1 / 2)

書是人進步的階梯,朋友則是人進步的電梯。

雖然方離原滿腦子都是後世的見識,但是激發他要更上層樓的卻是宋雲來。

在晉省,宋雲來聞名遐邇的是打官司,可是卻鮮有人知道她的另一麵,她居然還是港島一家律師樓的合夥人,是其在大陸業務的負責人。

那家率先走向美利堅紐交所的國內企業就是宋雲來所在事務所的客戶之一。

在處理孟京生事件過程中,方離原和宋雲來彼此折服,所以一直沒斷了聯係。方離原情知自己今後少不了律師的幫助,便有了聘請宋雲來做常年法律顧問的想法。

宋雲來得知方離原的想法,便把自己的背景和經曆毫無保留地告訴了方離原。

意思很明白,用不用得起用不用得上,請方離原自己掂量。

方離原原本打算一年花個兩三萬塊錢找個可以隨時請教的知心大姐,聽了宋雲來的自我介紹就覺得自己肯定是一廂情願了。

恰好,與京瓷和武英合作的事情接踵而至,方離原便把情況和自己的計劃和盤托出,打算聘請宋雲來做這個案子的法律顧問。

方離原的心理預期是如果開價在二三十萬,就也不心疼這筆花費了,畢竟宋雲來的專業能力是完全值得信賴的。

誰知宋雲來開口就要五十萬,還不含差旅費。

方離原靈機一動,提了另外一個思路。

“宋律師,既然你們能把那家公司搞上市,也就不差再多一家,華星願意試試。”

宋雲來嚴重地愣了一下,轉而便是熟悉的開懷大笑。

“人家是搞汽車的,你們搞什麼?通信?不就是電話嗎?有多大的市場價值?”

雖然精通法務財務,宋雲來對於信息技術的了解完全還是個小白。

“去年,美利堅提出了國家信息高速公路計劃,宋律師了解嗎?”方離原心平氣和地問道。

宋雲來一臉茫然地搖了搖頭。

接下來方離原就把信息技術在未來的發展詳詳細細地描述了一番,在宋雲來聽起來可能是暢想,但方離原卻完全是在回憶。

“汽車這東西人家老美已經搞了一百多年,咱們再怎麼搞都是拾人牙慧的事,而信息技術不一樣,雖然咱們也落後,但頂多也就是相差一兩個身位,何況神州發展潛力和市場空間巨大,現在開跑,都還算第一梯隊。”

“我和你說過的京瓷就是看重了這一點,這才要在神州市場發力,還有,武英那個團隊可都是MIT的畢業生,現在也要回國創業,這難道不說明一些問題嗎?”

“美利堅除了紐交所,還有一個納斯達克吧?未來,那裏將是包括信息技術在內的成長型公司的樂園。”

方離原侃侃而談,宋雲來聽得若有所思。

“宋律師,我有個不情之請。”方離原繼續說道。

“你說。”宋雲來的語氣裏有了少見的柔和。

“咱們一起幹吧,我現在急需一個像你這樣的幫手,拚搏三五年,咱們也去敲鍾!”

宋雲來又笑了,不過這次很含蓄,“我的薪水可是國際水準的,你的那個現在還一文不名的華星恐怕養起我吧?”

“宋律師,您現在估計也不缺零花錢吧?就當是從頭再來,再青春一把唄!”方離原笑道。

“你不會是想拉我做義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