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殺》的原著裏,陳俞白飾演的人物叫公子珩,“珩”是古玉器名,稀少珍貴,而他人如其名,廣積善緣,幫助窮苦人民,是個讓人如沐春風的人物。作者人物介紹說的是目若秋水妝明淨,氣若春山淨澹治,春葩麗藻、芝蘭玉樹,猶遜三分。
而男主飾演的九尾狐王沈寒與他截然相反,一出場必奪人眼球,不是浪.蕩地令人咋舌,就是狠辣地讓人噤聲,他因為舊情難忘,一直維護青樓女子,殺盡天下負心人。作者人物介紹說的是抬手盡風流,赤地血同流,天地為之肅,百鳥同朝皇。之所以說是百鳥而不是百獸,是為了突出人物在弱勢女子中的地位。
在書裏,除了最後女主的配對問題上算是偏心了狐王,其它地方,作者都是持平的,二者平分秋色。可是狐王的演員若是選不好,好歹也能出個時下流行的霸道總裁形像來,與公子珩爭鋒一二,而公子珩的演員若是選不好,那就真的是直接被狐王秒殺掉了。這也是鄭鴻在不知道陳俞白就是賀長鳴要塞進劇組的人時,為什麼願意騰出男主的位置卻不願騰出男二位置的原因。
但是現在,鄭鴻得到了理想中的男二,又沒人幹涉他,他在男主方麵就絕不肯將就了。
最終是在半個月後將男主敲定的,那個時候,陳俞白已經將劇本看了好幾遍,並且初步試了妝,在接受一些相關方麵的培訓了。
月中的時候,因為要拍劇照,陳俞白正式見到了男主跟女主。
三個人都是完全定妝的形像。
整個攝影棚靜了幾秒。
男主一身黑衣長服,眉鋒淩厲,眼神深沉,一言不發,周身那股肅殺之氣卻自然而然冒了出來。
陳俞白是工作人員推出來的,一身白衣,長發及腰,目沉如水,手上拿著長笛,長睫傾蓋,眼光落在長笛上,又像落在某個虛空的點,輕輕吹著。
相比兩個男演員或深沉或沉靜的裝束,女主一身綠色露臂長裙,眉眼精致,靈氣逼人,露出兩個小酒窩,顯得天真又俏皮。
三個人各俱特色,或深沉狠厲,或淡然悠遠,或美麗聰慧,誰也壓不了誰。
鄭鴻眼睛一亮,嘖嘖點頭,要的就是這效果。他一揮手,對攝影師說,“拍呀!”
攝影師這才哢嚓哢嚓拍個不停,事畢對鄭鴻說,“鄭導,就衝這顏值,你們這劇不紅不行呀!那倆視帝視後我就不說了,坐輪椅上的小子你哪找來的?演技我不敢說,可是往那一坐,顏值完全有的一拚呀。”
鄭鴻笑而不語,這哪隻是顏值呀,氣場上陳俞白也不遜於人。鄭鴻之前給陳俞白講解過角色,也抽空讓他演了段戲給自己看,雖然不錯,而且領悟力強,鄭鴻一指點他他就懂了,但畢竟太年輕,沒經驗,又是內斂的性格,另兩個演員偏偏都是大咖,鄭鴻就怕陳俞白對戲時露怯,氣場上被人壓住了,卻沒想到他跟平時表現一樣,完全不遜於人。
其實鄭鴻的擔心確實是多餘的,如果不是他不喜歡京劇,如果不是京劇表演時的裝束濃墨重彩,陳俞白演的又是男旦,一卸妝根本分辨不出來,他一定不會擔心陳俞白露怯。陳俞白第一次站在國家大劇院的舞台時還不滿十八歲,第一排坐的可是部長級的人物,他都沒有表現出一點害怕的樣子。
他站在舞台上從來都不怕,反倒是生活中別人的冷漠與中傷,常常讓他不知所措。
定妝照拍完後工作人員再也不掩飾讚歎,一會兒誇這個長得好一會兒誇那個長得帥,一會兒說視後不愧是視後,三百六十度無死角,一些年輕的小姑娘,更是興奮地兩眼冒光。
男主的飾演者叫陳潛之,脾氣是出了名的不太好,鏡頭一收,他跟女主的飾演者葉沁打了聲招呼,跟導演打了聲招呼,便帶著經濟人跟三名助理走了。